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937|回复: 11

有所悟:左右转换时档径锅底、膝盖8字是一回事,请教高手对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3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老师在老架一路中提到,左右腿重心转换时,膝关节呈现出S扣或“8”字形,自学近半年来每日对照镜子体会,昨日忽然有所悟:8字形与档径走下锅底原本是一回事。也即,当左右转换时(如从左腿转向右腿),在右腿产地伸出后重心不可立刻转过去(陈老师讲的虚实分明),在认为可以的情况下,才逐渐将重心转移,此时左腿不可立即伸直,要保持原有弯曲,仍然作为保持重心稳定的主力,此时档径走下弧是非常自然的,而且充分利用了地球的吸引力,非常省力,右腿接过的重力开始是很小的,经过弯曲后逐渐增加,在档径走到底点时(锅底)右腿不再弯曲,此时接过保持重心稳定的主力地位,此后由左腿伸直完成重心的最后转移,整个过程,当档径处于锅底处时,所用的时间最少,此时重心最低,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转换带来的重心不稳定,如果你试一试左右转换会发现,这一过程膝盖呈8字形
,绝非有意识地划8字,而是非常自然的行为,不知体会是否正确,请各位高手指正。
发表于 2004-12-13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和用功哦~

但是我觉得重心能不受阻碍的转换过去就OK了~形是其次~这不?我八字脚罗圈腿也在练吗?

嘿嘿~~别说小弟捣乱啊~~谢谢!!!

发表于 2004-12-13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说的那位陈老师,我认为重心的转换不只是裆走下弧,裆走后弧非常多的!推手中裆走后弧,带动胸腰折叠,才能把对方加在自己身上的力给化解掉。欢迎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04-12-13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其实推手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想走下弧还是后弧,一瞬间听到了,化了打了.想好走什么弧的时候就死了.
发表于 2004-12-13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裆走后下弧是正确的,贵在不假思索的习惯.膝走平8时特别要注意幅度要小,从正面看大腿-膝-小腿几乎成直线(不跪膝,不撇膝),立木支千斤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高兴竟然忘记了,我看的是陈正雷老师的光盘,还有,我终于明白,所谓裆走下弧(按照自己理解做后发现,所谓裆走下弧实际确实为“后下弧”,看来“太极行者”说的有道理,因为左腿弯曲不动,右腿弯曲,裆径肯定是向后下方划弧)、还是膝盖的8字都只是为了步伐稳定,因为这样转换无论何时总会有一条腿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大概就是虚实中的实,这条起主要支撑的实腿保持弯曲角度不变,保证了身体的稳定。


如果再详细地观察,我们会发现从转换开始速度是想快也快不起来的,随着裆径下降开始不由自主地加速度(由于地心吸引力),而一旦虚实转换后,随着裆径上升是减速度的,与转换前相比,正好是一个对称的过程,所以决大多数的转换时间内,身体是稳定的,真正的转换是一闪而过的(在锅底时),几乎不会产生因转换出现的站立不稳的情况。


说了许多,想起刚开始照光盘练习时,真是可笑,照镜子找裆径,划弧,又摆膝盖,划8字,想来古人创造太极是为了打仗,你死我活呀!怎么会有时间摆这些花样,不过就是为了步伐稳定不摔倒罢了,这本是一个人的本能,试想,在一个漆黑,满地是乱砖的屋子里,一个人会怎样横向走路?他会很小心地将重心放到一条腿上,再伸出另一条腿,用脚后跟产地划出,几乎毫无疑问他不会立即将重心转过去,这样当发现前面无法站立时还能抽回来,如果感到可以,他会小心地将重心转移,这时它的裆径肯定是走后下弧,而膝盖也在难以察觉地划8字。


太极行者说的化劲太深,作为初学者,我无法体会,见性的话我有同感,绿岛说的“从正面看大腿-膝-小腿几乎成直线(不跪膝,不撇膝)”是什么意识,没懂,能否闻其祥?


看来自学确实很吃力,很想找个高手老师给我正一遍架子,哪怕只正一个金钢捣堆也行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3 22:22: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2-14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有一浅见,所谓意者,一念也,它是个虚虚灵灵的东西,你关照的太紧就成纂捏之雀,易窒.

关照太松,如脱掌之雀,易散.若即若离者,谓之时时关照,其实虚实的体会是在有和没有之间.

知道什么是圆裆松胯也就是了,不见得每招必须照做,

每个人的生理特征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生理上的盲区,不见得谁都能做到出拳可观.

科学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在斧正了动作后还要讲究个意,到了,轻轻的领了过来,就有了.

如我在冯老的VCD中见过一个推手示范,对手是两次同一动作搭手,出的方位力量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呢?我觉得是意之所至,随感而发.小生以为,不可把太极拳打成了太极操.

发表于 2004-12-14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见性在2004-12-13 20:16:31的发言:
楼上,其实推手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想走下弧还是后弧,一瞬间听到了,化了打了.想好走什么弧的时候就死了.


请问你平时练拳时不训练基本的功夫,实战中你能用上吗,俗话说熟能生巧,平时练习裆走后弧或者裆走下弧是为了练出身上的螺旋劲,像陀螺一样,没有慢就没有快,不会走就会跑?盖几十层的高楼,花在地基上的钱就占整个楼体一半。
发表于 2004-12-14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行者哥哥说的对

我其实也就是就事而论,是告诉楼主没必要非要对着镜子弄清楚动作是否“标准”

呵呵~可能就是博先生说的练习程度不同而已。(呵呵,容我解释一下)

发表于 2004-12-14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瑞:

从正面看不如说是顺大腿--膝--小腿方向从上往下看,就好理解了.这样下盘更稳,更能将裆内的大筋拉长.两腿之间过劲就更容易.迫使松胯落胯,如此长时间的苦练,化劲,发劲的深度是可以想象的.祝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