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438|回复: 7

[推荐]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 手抄本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1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阶段功夫,完全浑圆一气,刚柔相济,大圈与小圈相结合。第三阶段有十六字的标准,就是“缓慢柔活,平稳舒展,连绵不断,呼吸自然”。“缓慢柔活”就是练到至柔与至刚相结合,练到圈最小啦,人看不见了,圈至五脏百骸,肌肤毫毛之内练时越慢,到发用时越快,就是静如山岳,急如闪电,如速雷发之而不及掩耳,如拉弓放箭,不把弓弦慢慢拉圆,使弓背上有力,就是发箭也是不行的必须把弓弦慢慢拉圆,使弓背上有力,与弓弦结合起来,将来发用时其快无比,力大无穷,所以用圆慢柔活完全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蓄劲如开弓,出劲如放箭的方法。“平稳舒展”的意思就是在运动时,姿势大方好看,美观自然,就是运动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心领神会,意到劲随,拳内奥妙无穷尽,功夫到时自通神。“连绵贯穿”就是在运动时有缠丝劲,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意断劲不断;贯穿就是练拳如九曲珠意思。“呼吸自然”就是练一趟拳下来,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完全用的先天自然之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力大无穷的表现。有以上这些表现,这十六个字的标准才算完成。这第三段的功夫就是练到化境,猛打猛甩,猛起猛落踢腿打脚,肩肘胯靠等式都溶化到里面了。外边看不见,内里是力大无穷。外行人看不见,内行人才能看得出,将来发人时,撞着何处何处击,出也不知丢又丢。


第三阶段功夫练成后,特点表现是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五脏六肺得到润泽,再以消化,饮食,怯病延年。就是练到浑圆一气,浩然之气,先天之气,这个功夫是无穷尽的,终身练功不能尽其妙,就是练一层功夫得一层奥妙,就是一层深一层。如果停止不练,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之则有,不学则无,学到妙处时人所不知独我自明。只可神会,不可言传,不言传怒是保守不传,而是不能把其中奥妙完完全全的说出来。


十一,打太极拳问答


(1)打太极拳慢的对还是快的对?


打太极拳不在于快或慢,而应当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什么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呢?拳不管练的再快,必须外形与内气结合起来,以内气来摧外形,气到形到,形是随气而动,这样运动就是快而不乱,这样快才对。如果在运气时,气到形不到,形到气不到,不是气过于形,就是形过于气,这样练就是快而乱,快也不对。慢而不散,就是在运动4,外柔内刚,外如处女,内如金刚,静如山岳,稳如泰山,就是用蓄劲而待后发,这样练就是慢而不散,练慢也对。如果犯上重下轻,外散内空,手到身不到,身到气不到,气到形不到,一盘散沙,这就是慢而散,这样练慢也不对。打太极拳主要是完整一气,刚柔相济,变化无穷的道理。


(2)打太极拳用气对还是不用气对?


打太极拳应当是不用气,轻而不浮;用气沉而不僵。这样练用气对不用气也对。如果不用气,轻而浮,用气沉而僵,这样用气不用气都不对。什么是轻而不浮,沉而不僵?无论是举手抬脚,如棉裹铁,轻而自然,这就是轻而不浮。用气不是用笨气,死搬硬套,用气用的是先天自然之气,带有灵活性的,这样练就是沉而不僵,否则都是不对的。


(3)说陈式太极拳是大架,杨式是中架,吴式是小架,这样说法对不对?


这样说法是不恰当的。陈式太极拳初学时,虽然是由大架入手,但因其是刚柔相济,千变万化,是忽大忽小,忽有忽无,忽隐忽现,忽刚忽柔,变化无穷的。所以说,陈式太极拳,大架也可以收成为中架,中架也可以收成为小架,把太极拳说成为死的是不对的。


(4)打太极拳,应当先由刚入手,还是先由柔入手?


      打太极拳按规矩还是先由刚入手,练成功后,自然成了刚柔相济,但是教人时,必须灵活掌握,要因人施教,因身体强弱施教,切不可千篇一律。如果教青壮年人,必须由刚着手,不然就没有基础。如果教有病的人,身体弱的人或老年人,他们不能学那一层刚的功夫,那就教他们由缓慢着手,把身体练强壮之后,再学太极拳第二趟,把那一层功夫补起来。为什么不叫他们先由柔着手,而是有缓慢着手,因为打太极拳柔是很宝贵的东西,很不容易练出来。年老体弱者,初学者是有缓慢着手,而不时由柔着手,柔是多年功夫,千锤百炼才能得到。如化一块铁,本来里面有粗质,,经过铁匠用炉打一火去一层粗质,结果把粗质打完,就成了铁精。等于太极拳初学时纯刚无柔,练一层功夫得到一层柔,把功夫练成后,才能得到刚柔相济的奥妙。所以打太极全是最不容易把肉练出来的。因此说,教身体弱的人先由缓慢着手,,待身体练强后,再进一步练刚。最后练成外柔内刚。否则单纯无柔软,那就是外散内空,决不是柔。有人打太极拳由缓慢入手,练数十年功夫,掌无拴鸡之力,就是由缓慢着手没有基础吃的亏。(待续)

发表于 2004-12-12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绿岛

发表于 2004-12-13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十分的感谢绿岛先生无私地弘扬陈式太极的精神.

我知道了您的老师是洛阳的王光忠先生,陈照奎的徒弟.

您知道陈照奎有这样如同陈照丕的论述吗.

还有人说陈照奎有录象资料呢.

再次谢谢您.

我在上海,在万文德老师处学习.

发表于 2004-12-13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岛哥哥的这个是干货,好东西,好东西.

大可续发,顶之又顶

发表于 2005-6-13 0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狂顶不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