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319|回复: 13

[转帖]陈式太极拳第一路技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6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式 预备式

  松静沉着应敌之姿,从容泰然备战之态。既有大将临阵之风
度,又有严谨机警之神韵。


            第二式 金刚捣碓


    总述:此式取“金刚捣碓”之名,形容拳势之雄壮有力。金刚,系
传说中诸神中力气最大者。最后,掌拳合击似捣碓之势。此式人称:
“母式”。因为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诸法,顺势借力、造势借力、
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化打结合、引而后发、螺旋进化、整体运动等
等陈式太极拳固有战略战术的特征,几乎都体现在此式之中。故读
者对此式要细心体悟。因此,陈家沟有云:“太极拳会不会,就看金
刚大捣碓。”
    此式总的技击含义是:接应左前方之敌,敌以右拳(或掌)向我
击来,我提双腕从敌右臂外侧接应。先掤后捋,敌挤靠,我再走大
捋;敌退,我则顺势反拿、踢、撩发之。来,则顺势捋;去,则顺势发。
陈老师称此法为“愿来就来,愿去就去;来之欢迎,去之欢送”。体现
太极拳化打结合之妙。


    动作一:


    设敌从我左前方以右拳(掌)向我胸部击来,我以双手掤出接
应。掤劲是一种螺旋式的弹性劲,它运行的特征是下塌外碾,松活
而有韧性。双方搭手则细听来力,边听边进,边化边发。如果来力
比我力小,我即掤劲加强,将它掤出,或顺势拿之(我右手反拿敌右
手,左手管住其肘,合击之)。如来力甚猛,则走动作二,用捋法。这
叫随屈就伸,急缓相应。
    此动作做单式练习,可以练抖腰劲。即设敌人从我身后搂抱
我,我以左右螺旋式抖动腰劲;同时双手上掤,肘坠、胯松、腰塌,将
敌人搂抱之力抖开。此亦谓打前防后之法。此外,还可以在提腕坠
肘时,练习以肘弯截击,或肘截手发(先拿后发)等技击法。


    动作二:


    敌来力凶猛,且进身较近,我即迅速将掤劲变为捋劲,向我身
右侧偏后捋出。此称捋化之法。捋式尤其要走下塌外碾之劲。双
掌先塌掌根,左手逆变顺,塌小鱼际变顺;右手顺变逆,塌大鱼际变
逆。在意念中塌掌根要力达对方之脚跟,然后向外碾(即走螺旋式
的下弧线)向右后侧发之。所以拳式中凡顺变逆,逆变顺都要先塌
掌根,再走捋劲,有时走双手,有时前手走前臂里侧,走里合肘劲,
后手向右侧外拨开来力后引(或拿)之。
    此动作如做单式练习,可走退步捋。要上下配合,反复练习。
以腰带四肢,周身—家,方能有效。


    动作三:


    接动作二,若敌来势凶猛,且上身前倾贴近我身,我则上盘双
手继续走大捋,下盘提左膝、提左脚,先用膝击其裆腹,再用左脚
蹬其右腿、右膝,或插裆,或从其右腿外侧用套腿之法。此时定要
注意裆走下弧,重心右移;提左腿时要注意膝里合。以便护己之裆,
攻防兼备。
    此动作如做单式练习,可走上步捋法,即右脚震脚,左脚向前
发蹬劲,上盘双手发捋劲。上下动作必须既对称(双手向右后捋,
左脚向左前蹬)又协调一致。


    动作四:


    敌欲退,我变进。敌右膝被蹬,欲退步变招,我即乘势双手由
捋变按,同时,我若系插裆,则可以迅速走肩靠,肘击(击胸、击肋、
击其右臂反关节均可)。此时,右手可以反拿敌右手,左手管其肘部
反关节,双手合力拿发。此时,如左右上下合力及时,前后左右发放
皆宜。如我是左腿套在敌右腿外侧扣住,即可运用摔法。如敌人退
得快,我可用跃步快速进攻。此动作特别要注意腰劲的运用。“进
要腰攻”。
    此动作做单式练习,可以走跃步挤、跃步靠等法。


    动作五:


    敌不得势继续后退,且退得很快,我即迅速采取“三盘并取”之
法。即左手向敌面部眉眼之间发撩劲;同时,右手随身向敌下部发
放撩劲或戳劲;同时,用右脚向敌小腿或膝部踢击。做到上、中、下
三盘同时并取。又叫上惊下取,下惊上取,使敌防不胜防。此时,必
须注意左腿左脚之支撑力。因此时重心全部移在左腿,左右手及右
脚三点同时发劲,左腿不稳定则难以取胜。
    此动作做单式练习,可以用沙包或树桩为假设目标,练习此种
三盘并击之法。


      动作六:


    第一段之含义是趁敌人后撤之机,我双手合拿其右臂或左臂。
拿右臂即我右手拿敌右手,左手管住敌右肘,合击之;拿左臂,则
以右手上托其肘关节,左手下采其前臂,上下合击。第二段之含
义,即左右手走上下分挒劲,右拳击其胸部和下颌骨。同时以右
肘点击其胸部。此谓“迎门肘”。如走敌左臂外侧,则以右拳、
右肘击其左肋。下部则提膝击其裆部、腹部。第三段含义,即双
手上下合击其左臂,右肘下采其反关节。此谓“横采肘”。下盘
则用右脚踩跺敌脚。震脚更重要的含义是加大双手合击之力,注
意此时必须充分体现周身一家,气沉、劲整、身正之势。
    学练此式时,还可以结合推手(顺步推手)反复练习掤、捋、
挤(靠)、按等手法。从中细心体悟此式技击性的丰富内涵。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式  懒扎衣

    总述:
    此式名曰懒扎衣,取其定式外形,撩掖战袍备战之姿。又含大
将临敌从容不迫之态。其技击含义,先是对付左前之敌,再迎击右
侧之敌。对左侧之敌用掤、拿、挒击之法;对右侧之敌,则取上引
下进(击)之法、右引左进(击)之法,以及下扣上翻(摔)之法,上下
左右化打结合,使来敌攻防皆难。

     动作一:

    (接金刚捣碓定式)左侧之敌双手将我双腕拿住,向我胸部击发。
英先向右前掤引,使敌来力落空,并解脱敌双手之拿劲;然后我右
手反拿其右手,左手管其右肘反关节,向左外上方掤化之。此谓
“欲左先右”之战术。实战时,下盘可以配合用虚腿里插、外套、
膝扣(击)、跪打等法。

    动作二:

    分挒法。右手逆缠向右外挒开,可以顺势用手或肘击打故人的
面部、颈部、胸部;左手下采,可以砍击敌右助、右腰、右胯。同
时可以上步插裆走摔法。此时敌人若提右脚进击,我则以左手下采
搂开或拿住)敌右腿,下采上挒,也是—种摔法。

    动作三:

    接应右前来敌。敌上左步用双手抓我右臂外侧,施推按之劲。
我用上引下进之法迎之。即右臂肘手顺缠下沉,走下弧,向左前
引化来力(注意掤劲不丢);同时,我轻轻(悄悄)提右腿向敌左腿
外侧蹬出,或用插裆,或用蹬击敌之膝胯等关节,或蹬向敌人腿
外侧,膝里扣,用套法,难备走上翻下扣之摔法。故称“上引下
进”,或“上引下击”之术。“下进”,不只是进脚、进腿,而
且。尽可能进胯,进腰。进得多,便于走贴身靠摔之法。同时,
当我右臂向左前引化敌双手之时,敌身若前倾,我左手则向右侧
敌人的面部进击,这又叫“右引左击”。故打拳时,我双手运劲
时,一定都要走圆弧,走圈,特别是左手万不可走直线,走近路,
而失去左手走上弧击打故人面部的机势。拳论云;“无凹凸、无
缺陷、无断续”,非常正确,此处应再加一“无直线”。双臂交
叉的含义是左手沉在右肘弯上,是为保护自己面部,并准备与下
一动作手肩合力走靠劲。
    此动作另一用法,是敌人用双掌或拳向我右肋猛击,我即乘势
右臂肘下沉,用采劲截引对方来劲,使其落空。下进之法与第一种
用法相同。
    此动作做单式练习,可以上引下进,右引左进,上下对称发劲。
四肢发劲时,仍要注意以腰为轴心,以丹田为枢纽。

    动作四:

    靠法。设敌继续以右手拿我右腕,左手管我右肘反关节,欲把
我推出。我即用臂引肩靠之法。此时(必要时)我右脚前移,进一步
插裆贴身,用肩肘靠击敌人的胸部、腹部。若右脚在敌左腿
外侧,则走上靠下扣外翻之摔法。
    单式练法:右臂向左前引,右腿向右侧进,发对拉拔长劲(斜
向),跨一步发一个靠劲,可左右反复练习。注意发靠劲时,一、重
心稳定;二、肩胯相合。右肩必须与右胯上下配合,肩胯一齐到。

    动作五:

    挒劲。分,为挒。我用肩靠击,敌若后退,我则顺势左手拿敌左
手,右手从敌左腋下走横挒劲。敌稍退时走右肘劲,再远走右小臂、
右手之右挒劲。体现三节劲,节节贯串,节节打人。同时我右膝里扣,
以下扣上翻之势,走摔法。如我右手仍以敌臂外缘走劲,则用左手反
拿敌左手,右臂肘横挒敌左臂之反关节,或以右掌击打其面部、胸部、
肋部。

    动作六:

    当敌后退稍远,我右手仍能接触其胸部时,则迅速走下塌外碾劲,
向右侧发放之。此时。我胸腰左转,加大腰劲,重心移左,松胯塌腰,
以加大右手发放之力。同时体现右发左塌之势。此动又曰“中定劲”,
表现一式终结,调整呼吸和重心,以利再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式  六封四闭

    总述:

    接上式,仍系以对付右侧之敌为主。引而后发,再引(捋)再发。
全式体现边引化边发放,先引化再发放,两者互为其根。化中含发,
发中有化,化打相济。

  动作一:

    敌人从我右侧,双手抓我右臂施推按之劲,欲将我按瘪推出或
推倒。我即乘势右臂下沉划弧随身左转,向左前下引进,使来力落
空。引进时,我还可以以右手反拿敌右腕,使之上身前倾。在引进
时、可以同时进右肩发靠劲,此谓“边引边靠”,“左引右靠”之
法。
    此动作另一含义是:敌人用右拳向我右肋击来,我乘势右臂肘
下沉,采击敌右臂。

    动作二:

    体现“引进落空合即出”的一个合劲。当我右臂引敌来力落
空之际,我双手逆缠下沉(向左前侧下沉,此沉是为了欲上先下,
欲右先左),双腕合住劲,准备用双肘、双手反击敌人。如上动作
我用右手反拿敌人右腕下沉之后,我左手可以配合右手拿住敌人
手腕准备边拿边发之。

    动作三:

    接上动作,当敌人落空之际,我迅速双臂合力向前上挤击敌之
胸部、头部;如此时敌双手按我双肘,正好我可收肘借力发放双手
双腕击打对方之掤挤劲。若按上动作敌按推劲落空、身体前倾之
势,我还可乘势用双臂肘合击其头部、面部。
    若敌此时从对面双手将我拦腰抱住,欲将我摔倒在地,我即松
肩坠肘,含胸塌腰,屈膝向左下松沉,然后用双手臂合力反击敌之
胸部、咽喉部,这样既可以解脱敌环抱之围困,又可以将敌发倒。
但此时一定要注意双手肘向右上发劲,左臀必须下沉,以体现右发
左塌之势,保持重心稳定。
    以上三个动作可以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单式,进行练习。一引一
发,一化一打,震脚发劲,反复练习,充分体现太极拳化打结合之优
势。

    动作四:

    右侧之敌又用左拳(掌)击来,我即乘势向左前走捋式。左手刁
拿其腕,右于管其肘,或用我右肘里侧管住敌肘外侧(这叫里合肘),
双手走下塌外碾之劲,向左前方将敌捋发出去。即顺手牵羊之法。
此式一定注意既走下弧,又要向左前发劲,不可只向左引、以防敌
人乘势用左手臂向我左后施搂(平声)摔法。为此,此时要注意走外
圈离心力,腰、腹、胯、腿都要向外运掤劲。周身走离心式的掤劲。
同时,还要注意双手向左前捋,右肩向右前靠,配合双手将敌人边
捋边靠合力发出。
    单式练习,可以练习发放下塌外碾之捋劲,震脚以加大双手的
捋劲。可以左右练习。

    动作五:

    接上动作,在捋敌使其不得势时,敌变招抓我双肘弯,上左步
插我裆内,欲用肩靠,或用手将我推倒。此时,我臂肘迅速一开一
合(先开后合),以双肘弯紧紧合击敌双手(也是一种拿法)。同时,
我双手进入敌胸部,准备将他推出。
      设另一种情况:敌被我捋失势欲退,我迅速乘势左手拿住敌
左手腕,用右肘由外下沉再挑击敌人左肋部。此时,我还可以用左
胸靠击其左肘反关节。

    动作六:

    敌退我进。双手快速先逆后顺,先下按(塌掌根)后外碾发放,
向其胸部、腹部、胯部皆可发按劲。走按劲也要下塌外碾,先逆
缠下按(推其根节〕,再变顺缠向前上外发放。双手又是走一个
下弧线。注意施按劲时两臂不可丢失掤劲。同时,还要注意周身
之劲走立体螺旋,当双手向右前施按劲时,胸腰却要左转,其目
的是为了配合双手之按劲走右胯靠劲,手按胯打上下配合,发整
体劲。因此,左脚收回时一定要走后弧线,也是为了配合发放右
胯之靠击劲。这种手按胯打之术可作为单式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式 单鞭

    总述:

    此式系先对付右前方之敌,接着再应战左前方之敌。但以左臂
肘手之引化与发放劲为主。与懒扎衣后半部动作相反相同(方位相
反,劲力相同),此式与懒扎衣一式又渭左右对称之式。

    动作一:

    接上式,我按推敌人胸部时,敌双手按我双肘,我双肘沉合,双
顺缠,借对方之来力,我双手一引(右手)、一进(左手),我左掌进击
其咽喉、胸部、肋部;右手下沉引化敌来力。
    此动作第二种含义:设敌以右掌或拳向我右肋击来,我即顺势
身向右转,重心变左,同时右臂手顺缠外翻用采、挒劲外掤略下沉
引化、使敌右拳或掌发劲失控,同时我左掌向敌右腰、肋间击去。借
敌失控之势发之。
    此动作第三种含义:设敌人从我右前侧以右手逆缠掌心向下
抓住我右手腕,其左手顺缠、掌心斜向上抓住右肘关节,欲进步以
双手用按劲将我推出,或欲反扭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即乘势先
外翻顺缠用采、挒劲使敌重心失控,乘势用左掌向敌右肋、腰等部
击去。

    动作二:

    接前例,我右手腕被敌右手拿住,敌欲将我右臂反扭,使我成
背势。此时,我右掌顺势捏拢下沉,我左手乘势扣拿住敌人抓我右
腕之手,我双手合力、边折拿敌右腕,边解脱右手,同时右肘外折,
用肘尖击敌胸、肋部或腹部。右手捏拢既有利于解脱,又可以集拢
手指戳击敌之胸腹部。此时,左手发挥与右手合力反拿作用之后,
顺缠下沉至腹前。

    动作三:

    设左侧之敌上右步用左手管我左手腕,右手管我左肘部,施用
按劲欲将我推倒,我即乘势身向右转左臂上引,重心放在右腿,同
时提左膝里合向外斜下向敌人右膝蹬出,将敌击伤或蹬倒。或左腿
问左迈步套在敌右腿后,准备用摔法。

    动作四:

    接前例二,我用左腿套在敌右腿之后,重心内右移到偏左,用
左肩外靠配合左膝里扣劲,使敌后仰摔倒。

    动作五:

    接前,在我用左脚将敌右腿套住后配合左肩靠里扣外翻之时,
敌向右旋转欲引化或要退右步,我即乘势用左肘向敌胸部击去,再
远则以臂手用挒劲外展向敌胸、头部击去。

    动作六:

    最后、发左掌下塌外碾之劲,远到梢节。重心偏右与左臂肘手
下沉(左重则左虚)上下相合。另外是左臂向左运化或发劲,要形成
对称劲。所谓有左即有右,有右即有左力为对称。这是练习拳术运
化、发劲、稳定自己平衡的关键,即中定。

    单鞭一式名称之含义在于象形。右手五指捏拢形成勾手,是当
意注左手之时,以防右侧之敌乘虚抓手扭指。若对付正面之敌,此
时,勾手腕背含有(配合左手)向左击敌头、肩、肋之意。

第六式  第二金刚捣碓

    总述:
    此式分两节,后节(动作二、三、四、五)与第一金刚捣碓(动作
三、四、五、六)技击含义同。前节两个动作很重要。这两个动作虽
然是一引一发,但它却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在技击术上的三大特征:
一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声东击西的原则。二是体现出引中可
发、发中含引、引发互根的独特技巧,三是体现发放劲之前,必须有
一个下塌外碾的下弧劲。这种发劲技巧非常重要,读者可以在练推
手、散打中细心体悟,切切不可忽视。

    动作一:

    敌人从我左侧出右掌(拳)进攻。我先接应顺势向右上外捋(含引,
也含发)。如敌人失势欲后退,我迅速先下沉,裆劲、腰劲、手劲都
走一个下弧,即下塌之劲,然后向我身左侧发掤挒推放之劲。如敌
人比我个子高,我双手捋时走上弧,可以过头,便于以左肘反击其
右肋。当然,敌人个子不高,我即走中捋,不必过头。有人讥讽我
的老师双手过头之图像打篮球状,其因是由于他不懂此拳的技击含
义而已。陈老师云:“此系少见多怪。”
    此动作做单式练习非常有意义。练习这种欲左先右,欲右先左
的折叠劲、可以使化打结合,蓄发结合,且可以迷惑敌人。同时一蓄
一放还可以加大爆发力的威力。可以跳跃进退,震脚,练习发放这
种来回劲。但—定注意走顺逆变化的螺旋劲,防止直来直去。

    动作三、四、五:
    同第一金刚捣碓技击含义相同。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式  白鹤亮翅

    总述:

    此与懒扎衣动作相似,前四个动作基本相同。动作五、六与懒
扎衣不同之处在于懒扎衣系横向挒,此式系斜向挒。最后都走松沉
下塌外碾之劲。
    动作一至动作四:
    与懒扎衣技击含义基本相同。略。

    动作五:

    敌人双手抓我右臂肘,欲用按劲将我推倒。我即乘势身向左
转,右臂肘引进,同时进右步插裆,或套住敌左腿,同时左手上合至
右肘弯上,用右肩靠敌胸腹等部。此称“迎门靠”。敌如后退,即可
用右肘或掌击敌胸腹。左手上合的作用:一是保护自己,防止对方
用挒劲击面部;二是右手引左手击,或是左手与肩靠肘击合力向敌
击出,加大发劲力量。左手逆缠下沉的作用是:一是右肘向右上击
时,左手下沉是攻上防下,可以走右挑左切之劲;二是手向左下沉
展开是与右手的开展形成对称劲;三是我左手拿住敌左腕,右手插
入腋下,走挒劲。左脚跟步是为了加大右胯的靠击力量。

第八式  斜行

    总述:
    第一个斜行用法练习很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动作一、二的绞
法和动作四、五的拗步下采上击之法。某些派生的太极拳只继承了
其拗步搂膝之动作、却忽略了前者。非常可惜。读者要注意,万万
不可忽视动作一、二的含义。

    动作一、二:

    是左右兼施、开合兼用、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顺先逆、欲逆
先顺的一种绞击法。其他武术项目中也有类似动作,如形意拳中叫
“猫洗脸”,螳螂拳中叫“螳螂手”等等。用手掌击打敌人的面部,往
往是欲左先右,右手先打其左脸,当对方防护左睑时,左手速打其
右脸,使他防不胜防。摔法也是如此,欲往右摔他,先向左绞,再向
右摔,非常省力,因其中借用了对方的反弹力。此动作要反复进行
单式练习。既练手法,又练身法,既练掌击,又练摔法。当右手扬起
向左上打时,左手下沉,身向左转;当左手上翻向右上打时,右手下
沉,身右转,而且都走顺逆螺旋劲,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上下翻绞,
使敌人迷失攻防方向。其绞击过程中,要注意手、肘、上臂和肩部三
节劲的节节交替运用。如敌抓我双肘弯部,我还可以运用肘弯截劲
绞击之。

    动作三:

    是双手接应敌右手、走上引下进、上捋下蹬(套、插)之法。

    动作四:

    敌双臂被绞住,或右臂被我拿住,我左腿已乘机套住敌在前之右
腿,我左膝里扣,左手肘向左下沉(上下结合)外翻,用左手外翻、左
膝里扣之法将敌人摔倒或发出。贴身则用左肩靠。敌如右转欲逃,我
可用右肘或右手向敌胸肋部击出。敌如距离稍远,可用右手前推,配
合左手搂、左腿扣将敌摔倒。敌右腿如被套住提腿换步身向右转欲变
招,我即乘势进一步以右掌向敌胸、面、肋部出击,将敌击倒。

    动作五:

    敌身向右转下沉,同时左腿乘势向左侧外迈步,变成左实右
虚,并乘机想用左肘向我身右侧进击。我即乘势身向右转,同时以
右肘手向右外展开,用挒劲击敌头部右侧。敌如让开,我左手亦可
乘机以向手腕背横劲击敌头右侧或身右侧。此动作还可以左手拿
敌左手腕,右于击其反关节。

    动作六:

    为一式的终了,气沉丹田,肩胯、肘膝、手脚、上下左右、左上右
下、右上左下相合,内外结合,这也是“中定”之意。但其中也含有右
掌下塌外碾〔外发)之劲。类似单鞭最后之动作。故有人称斜行之
五、六动作为“右单鞭”。
    此式做单式练习,可以侧重练习前部的绞劲,和动作四的左手搂、
右掌击,或左手搂、右肘击之打法。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式  初收

    总述:
    此式充分体现太极拳顺势借力、造势借力之巧用。开始设敌人
双手抓(或推)我胸部,我略右转,是从胸部让敌人左手落空;略向
左转,是让敌人右手落空,同时,我迅速用双手下沉里合上翻外开
而掤开敌人双手,并乘势进击敌之胸部、头部,然后再顺势反拿敌
双手肘臂,向上托发。如敌人避我上托之势而下沉,我又顺其下沉
之势,变按,按其臂、按其肩、按其头,随机应变。同时,下边提
膝击其裆腹部。如他低头,即击其头部,上下合击,使敌失败。

    动作一:

    设敌人上右步以双手掌向我胸前推击。我即乘势以双手臂开合
的采、挒劲横击敌左右肘(横劲破直劲),敌双手臂的直劲被击截断。
然后,我双手合住敌双肘托端发放之。

    动作二:

    敌乘势蹲身塌腰屈肘下沉,反抗我的上托力,这时我即乘势以
双手搂敌头部或肩部,用双逆缠下采按敌头部,同时提左膝配合双
手下按敌头部的采劲,用左膝向敌胸、面等部位撞,上下合击。此
处还可运用“提膝截肘法”。
    此式做单式练习,一练横(挒)破直的开劲;二练上按下提膝的
合击劲。

第十式  前蹚拗步

    总述:

    此式为敌退我进、沾连粘随劲的练习式。接上式,如当敌被下
按处于背势时,他突然变招,以右拳掌向我腹部、裆部进击。我于是
变右下捋之法。同时,继续提左膝击其肋部、腹部,敌不得势欲退,
我紧紧跟随,他撤步,我插裆,他再撤,我再进。上肢紧紧相沾连,
随其退而进,体现穷追猛击之势。而且手、肘、肩、胸、腰、胯、膝、
脚,节节进逼出击。

    动作一:

    敌人趁我下按之势,出右拳击我腹部,我即乘势身右转,左臂
随身右转向右外捋化,同时继续提左膝击其肋或右肘,如敌欲后
退,我左腿随势外摆脚(含有踩敌下盘之意)落地变实,右脚跟离地
变拗步为虚。同时左手由己身右前上掤敌臂手,并以右手从身有侧
旋转随身左转、以挒劲横击敌身左侧。如离敌距离近即以右臂屈肘
击敌左肘部。

    动作二:

    接上动作与敌贴近,即以左右手外掤敌左臂,乘势近身用右肘
击敌左胸或左肋部。

    动作三:

    敌身左侧有被击危险,再后退,我即乘势提右腿向右前蹬、踩
敌中下盘,或上右步插裆,或套其左腿外侧以右肩肘及右掌靠击、
挒击敌胸、面等部。
    读者注意:动作二的双手横向掤挤之前,交叉手先向上走—个
抖劲,也是一个接劲,胸腰折叠,然后再走掤、挤之劲。这叫欲横先
竖,给敌人一个错觉,让他感到我劲向前上去,实际我准备走横挤、
横挒之劲。声东击西,从而使他中盘空虚,便于我进击。这种动作
变化可做单式练习。



发表于 2004-10-17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   高手///////////////////////////////////////////////////
发表于 2004-10-17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张老师的坛子里,就应该多发这样讲技击的文章!
发表于 2004-11-26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這些內容在張志俊老師的vcd裏有沒有? 看文字很難看得懂

发表于 2005-9-16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