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说盘架子        我们经常惊叹太极拳大师动辄发人于寻丈之外的神奇的功夫,惊叹于大师们娴熟的太极技巧的发挥,孰不知这功夫除了大师们先天素质和身经百战的经验积累之外,更多的来自于“盘架子”。太极拳是一门需要反复实践的功夫,“盘架子” 是太极拳传统各流派的主要训练方法,就是要通过基本功、套路、单式操练和对练拳械套路的反复练习,达到增长功夫的目的,这种功夫是推手、散手的基础。盘架子的“盘”是磨盘的盘,它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训练方式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而且强度、密度、运动量越大,则功夫进步越快。一些拳友总以为太极拳有什么秘诀,其实秘诀就在你自己那里,如果说练了很久,方法上没有什么问题,还沒有出功夫,那就是功夫下得还不够。盘架子是成就太极拳功夫的唯一途径,重视盘架子,苦练盘架子,才能够获得太极拳功夫。有的拳友虽然也练架子,除了运动量不够的原因,还有架子不准确,方法不对的因素,练了多年仍未窥太极拳之奥妙,就嚷吵太极拳绝招失传了,那其实是练得偏了、不得法。    “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万遍神理现”,过去一些老拳师日练三次,每次十遍,坚持有几十年之久,故其功夫纯厚,精微巧妙,独步一时。据传陈氏14代宗师、杨禄禅之师陈长兴一年练拳万遍,平均每天30遍。《太极拳研究·陈鑫传》中说陈垚“每年练拳万遍,20年如一日,故功夫纯厚”。据我的老师讲陈照奎先生每天练拳20遍以上,并练上千次的单式操练和功法训练。马虹老师在的书中也谈到他在学拳期间,“每天至少要付出8个小时练拳,每天要打二三十遍,更不要说单式练习了,有时练拳十来个小时”。太极大师顾留馨先生也曾说:“体力条件许可的人,应逐步提高运动量,不应满足于轻松舒服的练法。轻松的练法是疗养保健的练法,与提高技术水平帮助不大,要把拳套一次接连练习两遍、三遍、四遍以到十遍”。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练拳的人要是早晚都练,一次练十趟八趟,早上要花三个钟头,晚上要花三个钟头,根本没这个时间,也怕是真吃不得这个苦,也许只有吃太极拳这碗饭的人能下得这个功夫,但是我的印象中能下这样的功夫的人越来越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