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极推手,作为太极拳的实战延伸,是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武学思想的鲜活载体。太极名家马丙勤老师的太极推手实战演练,既恪守传统太极的核心要义,又融入多年实战积淀的灵动技法,在一招一式间尽显太极武学的深邃与精妙。
演练场上,马老师身姿挺拔却丝毫没有僵滞之感,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周身透着 “立身中正” 的沉稳气场。面对对手的进攻,他不慌不忙,双脚如植入大地,步型开合有度,始终保持着 “迈步如猫行” 的轻盈与稳固。对手率先发难,力道刚猛,试图突破他的防线。马老师并未硬抗,而是顺势含胸转腰,右手轻轻沾住来手,如流水般顺势引带,看似轻柔的动作却暗藏巧劲,瞬间化解了对手的冲击力 —— 这正是太极 “沾粘连随” 的精髓,不丢不顶,随势而动。
对手不甘示弱,换招变势,试图以刚劲与巧变取胜。马老师眼神专注,周身感知敏锐,早已对手动向了如指掌。他左脚微微后撤半步,重心下沉,左手顺势缠裹对方左臂,右手则轻搭其肩,借对手前冲之力稍一引沉,“引进落空” 的技法尽显:对手力道扑空,重心失衡前倾,而马老师始终稳如泰山,毫发未动。紧接着,他乘势而上,手腕翻转,以 “挤” 劲贴合对手肢体,刚柔并济的力道缓缓透出,既不伤及对方,又能稳稳控制局势,让对手难以挣脱。
演练中,马老师的动作快慢相间,刚柔转换自然无痕。遇刚则柔化,遇柔则刚发,每一次引带、缠绕、挤压、按捺,都紧扣 “听劲、懂劲、发劲” 的进阶逻辑。他的推手没有花哨招式,却招招精准,看似缓慢的动作里,藏着对力道的极致把控 —— 轻时如春风拂柳,重时如沉雷贯地,柔时能化解千钧之力,刚时能直击要害却点到即止。对手的每一次进攻,都被他巧妙地转化为自身的借力点,仿佛对手的力道越强,他的化解与反击便越从容,完美诠释了太极 “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 的核心法则。
更令人称道的是,马老师的实战演练始终透着太极 “武德为先” 的风范。演练中他进退有礼,发力有度,既展现了实战的凌厉,又不失谦和包容,让观者感受到太极武学不仅是技击之术,更是修身养性的法门。他的身形开合之间,既有传统太极的圆融连贯,又有实战所需的果断精准,将 “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整场演练下来,马老师气息平稳,面不改色,足见其内功深厚。他用实战动作证明,太极推手绝非花架子,而是蕴含着精妙力学原理与攻防智慧的实战技艺。每一招每一式,既是对传统太极的传承,也是对太极实战价值的生动诠释,让观者在领略太极刚柔之美的同时,更感受到中华传统武学的博大精深。
作者:小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