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引用由五张弓在 2003/05/22 10:48am 发表的内容: 东西的好坏当然是自己的意见,内行外行也并不重要,你说是吗!!小腹实.胸空而虚,体现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肚角向大腿跟合为松胯,还有很多就不说了.请发陈照奎和陈瑜相同的一张拳架照片,然后来一一讨论.谢了 ...
  五张弓,非常高兴看到你这个帖子,因为这个帖子基本上算讨论技术的帖子,我喜欢。 就我所学到的和您提出的发表一下看法,希望大家参与(技术性的讨论)。 您讲的“胸空而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以前我的帖子讲过,前胸开,而后背合;后背开而前胸合。正因为如您所说,您没有看过我师父的套路演示光盘,所以还不理解。以一路金鸡独立接倒卷红为例,这个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用肉眼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且,我师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练习过前胸靠发劲,可以单人练习,也可以与熟悉的人双人练习胸部靠击对手。我虽然发的不好,偶尔也可以走出两个好的胸靠劲,当然这种劲不能挺着胸去找对手靠,但是也绝对不是您讲的“空而虚”,否则如何将对手击伤? “含胸拔背”是一种提法,我师父讲是前人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表述,才用了“拔”字,但如果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会让听的人产成其他误解,如果将后背使劲向上拔,那肯定是错误的,我师父强调的是“膨”背,后背要有膨胀感,同时结合后背的开合来练,我师父原话,后背也是有开,也有合的,光开没有合,怎么是太极拳呢?太极拳讲究阴阳之理呀,无处不太极呀,但后背的开合是最难练的,把后背开合走出来,并应用到技击上的,当今拳坛上,能有几人呢? “肚角向大腿跟合为松胯”,这个就更复杂了,绝对不是您看两页书,两张光盘就可以理解的,就陈氏太极拳来说,一个“松胯”,完全可以出个单行本了,一定程度上,松胯还不仅仅是个胯的问题,时间关系,我也不多说了。 总之,太极拳全并不象人们想象中那么复杂,但也绝对不是从表面上一看,就可以明白,或搞清楚的。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停的研习,才可以了解一部分,否则,会南辕北辙呀,这话并不耸人听闻,我刚刚随师两年多,越来越感到自己差的太远,要不是太离谱的帖子,我是不想回的,想多练练拳呀。 希望大家多讨论 小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