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566|回复: 1

老都的七路陈式缠丝太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都的七路陈式缠丝太极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4/04
周老师一走,大侠没得好学,于是跑到都文才老师的陈式太极凑热闹。大侠在电子系时的 同学叶四清,很早就跟都老师学陈式太极,功架漂亮,缠丝花哨。大侠在心理系读研究生时
的室友曾祺也是都老师的学生。曾祺是出名的大嘴巴,每次学拳回来就大呼小叫说自己学到 陈式太极的门内绝招。


大侠心知肚明自己的工夫很面,但对小个子曾祺的牛皮历来不信。和曾祺推手,只需一手 就可以将其凌空击出。曾祺每次落地后都会像皮球一样连弹数下地后退,据说这样才不会受
伤。大侠每每对自己的武功没有信心之时,就找曾祺推手。只消片刻,大侠就会春风满面, 自我感觉犹如拳王再世。


陈照奎先生五十年代到上海教拳时,上海体委组织一班上海武师跟陈照奎学拳。在那个公 开班上,陈照奎所教的陈式一路、二路是没有明显缠丝形的。都文才和他的一个朋友变卖家
产将陈照奎请到家中授拳。这回陈照奎传出来的东西是带有非常明显缠丝形的。我跟朱纪生 老师学了陈照奎公开教的无缠丝拳路,也学了都老师的缠丝拳路,感慨两种拳路的全然不同


陈照奎公开教的无缠丝拳路练起来感觉生硬,而都老师所教的缠丝拳路尤如龙蛇游走,内气绵绵,一套拳打完有如沐春风之感。我因此确信都老师所传的缠丝拳路是陈式太极的精华 。都老师的杀手?是他掌握陈式七路,市面上那些只会陈式两路的拳师自然要否定都老师的七路。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就听其它的拳师称都文才自己造拳骗人。


大侠自以为才高八斗,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也一心想造出惊世神拳来。最后怎么样呢? 连大侠这样才学的老牛都无法造出拳来,都文才即使真的能造出那么精妙的拳来,那也是绝 世奇才了。但就大侠看来,老都手里的那七套陈式太极缠丝拳实在是稀世珍宝了。


都老师的武功当然是很好的,但以大侠当年的斜眼看来,都老师的武功尚未成就神妙之境 ,不过大侠还是认为都老师毫无疑问是全套继承陈式正统练法的门内传人之一。读者诸君想 学陈式缠丝套路,当向都文才学习无疑。大侠在都老师门下只学了陈式缠丝一路的前半套, 之所以没有学完,是因为1989年春天的大学校园已经不适合学拳了。大侠对那半套陈式缠丝 套路常有回味无穷的美感,现在多年不练,那半套也忘记了,这是大侠心头常有的遗憾。曾 祺打电话给大侠,说他最近请老都出山,在上海某高级俱乐部教太极。想来读者诸君要向都 老师学拳,学费大概是要涨价了吧。


学了都老师的缠丝拳路,方才知道陈式缠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有系统训练的,整套拳从 头到尾缠丝不断,绵绵密密,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有一件事情我担心的是,如果都老师有 一天名扬武林,老牛皮曾祺一定会名列老都弟子之列,我劝曾祺千万不要和别人推手,以免 坏了老都陈式缠丝太极的英名。原谅大侠乌鸦嘴,这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


都老师在六四以后就不到华东师大教拳了。大侠学了半吊子的陈式太极,心里感觉不上不 下,慢慢地就有其痒无比的难过。后来华东师大武协请朱纪生老师教陈式太极。朱老师所教 的就是没有缠丝的陈式一路二路。大侠学后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一个珠光宝气的绝色美女突然 一身素服,洗尽铅华而来。虽然绝色依旧,然没有了那百万华服名钻,终究有许多遗憾。


朱老师所教的陈式虽然不漂亮,但大侠却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拳理。朱老师常道他的老师强 调根的功夫。招式就好比树叶子,多不胜数,如果不学到根的功夫,树叶子有什么用呢?


朱老师又说每天不管多忙,站桩半小时是必做的功课。他认为在太极中所谓根的功夫就是 要脚底生根,简言之,就是要将重心降下来。推手通常就是重心低的将重心高的推出。 朱老师曾谈起一段与冯志强先生切磋的故事。冯志强应顾留磬先生之邀到上海访问。朱老 师也被顾先生请来共席。饭后顾先生请朱老师与冯先生推手。朱老师说冯先生很客气,推手 中没有发劲,朱老师也没有感到脚底不稳。


本来故事到这里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说了也等于白说。朱老师却透露出另外一个细节。冯先生原地站定,邀请朱老师推其双肩。讲到这里,朱老师谈谈一笑道:“我又不是傻瓜,我怎么会去推他的肩膀,要推就推他的胸口么。”


大侠忙问结果如何。朱老师谈谈一笑道:“他不也后退半步。”然后朱老师又补道:“轮到他推我,他也推我的胸口,我也退后半步。”说到这个半步,朱老师又讲起一件轶事,说当年上海的赫少如和人推手,步子从来没有动过。后来有一个拳师终于成功地让赫少如动了半步。朱老师笑道:“那个老兄到处吹牛说他动了赫少如半步,其实动了半步又怎么样呢?”朱老师说到这里就打住了。


朱老师的口头禅是“其实没什么?”朱老师不谈玄理,认为一切都是实力比拼。朱老师还说起过马岳梁在晚年八十多高龄依旧表演金刚不倒,即让四个人一起推他的肚子,马老依旧可以顶住。这是马先生最喜欢表演的节目。但在朱老师的眼里那是故弄玄虚。朱老师道:“那么大年纪了,还要玩这种东西。”朱老师还提到马老最后一次终于被外人推倒在地的情形,认为传说中功夫越老越好的情形是相对的,八十以上的拳师不管他曾经多么伟大,都在走下坡路了。朱老师反对对大师的功夫神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