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奔走,救国图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马礼堂十分忧愤,曾赋诗曰:“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家黍熟私家食,商女饱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眉依栏杆。误国误民曾知否,多少英雄血变酸。”在抨击国民党政府腐败的同时,及时提出“强种救国”之国术革命。组织国术研究会,聘请孙禄堂、尚云详、刘采臣、王占恒、邓云峰、恒寿山等著名国手为导师,吸收各大学的爱国青年,共同学习研究“强种救国”之武术。因此,获得中央国术馆长张之江的支持,书赠“强种救国”四个大字。 
 1935年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后,加紧了对抗日救国志士的镇压。由于马礼堂早年曾李大钊的葬礼被捕过,后又组织出关杀敌救国团,因而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北平不能容身。于是他潜入济南,化名志然,住在山东国术馆田振峰(中共地下党员)家,助编《求是》月刊,并在山东省立中学教课,在青年会教剑术,与田振峰一起揭起了以抗日为宗旨的国术革命大旗。当时曾发表“告北平同伴书”,响应者数百人。同时,在济南相继建立了健身实验学社、技击实验学社,以练武强身抵御外侮为目的,主张揭穿一切迷信传说,排除师承门派之见,共同研究武术技击之精华。此举受到一些进步武术家的拥护,获得山东省国术馆长窦峰山的大力支持。现在国家体委武术处的李天骥、吴江平当时也都由东北去山东参加。马礼堂提出“黄魂重铸”,与田振峰在济南四里山下结庐,榜其庐为“铸魂里”。大门两旁镌字为联:“投机分子滚出去,革命男儿请进来”,门楣上写“黄魂重铸”。马礼堂在山东省国术馆组织了各县国术馆长训练班,公安局长训练班,创办刊物,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抨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曾写《浪淘沙》:“吾怒视中原,风潮降天,战争循环永不安,要向国人知否?箕豆相残。”从而引起国民党中统和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注意,《求实》、《侠魂》两刊物被查封。1936年夏,马礼堂组织的出关杀敌救国团,由曹尊贤、刘俊生等率领,在龙口登船时被韩复榘的特务队扣押,马礼堂逃出济南。 
 1936年秋,马礼堂来到湖北,在汉口协助董必武筹备战斗书店,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理论。七七事变爆发后,董必武介绍马礼堂去南京谒见周恩来,接受新的任务。马礼堂持介绍信星夜赴南京。周恩来因战事繁忙无暇,便派叶剑英接见了马礼堂,马礼堂被派往豫北做战地服务工作,任志愿团员训练班文任。1938年3月,国民党部队退过黄河,马礼堂便率领一千多名爱国青年学生进入太行山打游击,失败后由山西荣河、到西安;几经辗转于8月又回到武汉,从武汉又返敌后坚持抗战。马礼堂在战地服务团河北民军政治部任副文任,国民党政府授予他少将军衔,在冀南一带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配合行动。同年10月,马礼堂与牛席卿在南京结婚,当时活动在冀南的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东进纵队纵队长陈再道及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副主任宋任穷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并书赠两幅含蓄幽默的祝词:一幅是“牛马姻缘”;另一幅是“从来白马犯青牛,全凭月老牵一线。黑白二色有所忌,又仗日上渡双星。” 
 在国共合作期间,由于马礼堂与共产党配合密切,时时受到国民党军统、中统的监视,处处受到刁难,把他看成共党嫌疑分子,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所以,马礼堂于1939年底到重庆,向国民党当局陈述工作中的困难。于是陈诚又任命他为华北策反专员,其任务是做庞炳勋、孙殿英、张兰峰等人的工作。在返回豫北途中,在郑州遇到罗青(解放后曾任北京市政府政协副主席),二人一起回到豫北冀南一带,坚持抗战。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礼堂恰与罗青在天安前相遇。阔别40载,一朝相聚,欣喜若狂,追昔抚今,感慨万分。罗青亲书赠诗于马礼堂:“当年跃马太行巅,燕赵驰驱竟着鞭。推倒三山兴四化,白头握手叙天安。演武知医擅气功,关河人欲识途翁,献身保健开新局,一代干城老返童。” 
 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礼堂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特派专员,第一个被派往开封,在开封被军统秘密逮捕,解往西安特种监狱。1946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主席提出释放政治犯,马礼堂获释后又回到开封,在开封北士街192号开办了圣马利亚医院,以看中医维护生计,但行动仍被监视。直到1947年秋,马礼堂才与中共豫皖苏区取得联系。1948年,由吴芝圃派往南京与许天民(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同作地下工作,住在校门口36号(原苏联使馆),公开身份是行医治病,讲武授徒。在大军渡江前夕,他与许天民以筹备医院做掩护,筹备渡江前线情报站。全国解放后,马礼堂由宁返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