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l369 发表于 2003-2-19 20:54:00

[转帖]太极拳要以"轻灵"为 纲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太极拳要以&quot;轻灵&quot;为 纲 <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马海龙 <br>   练太极拳的人,必须以&quot;轻灵&quot;为首要遵守的法则。这是根据太极拳原理而制定的原则。《太极拳经》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里所指的“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的。太极拳为道家的行功,注重武德修养,注重于内部的修炼,而不在于外部的刚力。这就是太极拳占其他 一些以刚力为主的武术重要的的区别!<br>  太极拳每一姿势要求中正安舒,每一个动作要求轻灵圆活,绝无刚猛激烈致敌死地之意,此为“仁术”。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必须严格遵守“轻灵圆活”的原则。尤其是初学者,必须时刻注意,才能中规中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太极拳要注意三个要点:<br>  一、一不用气,用气则滞。这里的“用气”是指练太极拳时,运气必须平和,不能浮躁、急骤。如果浮躁、急骤必然导致动作失调。产生和“以心行气,顺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使利从心。”(见《十三势行功心解》背道而驰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弊病。<br>  二、二不用力,有力则断。太极拳并非不用力,而是不能用浊力,即暴发力。因为用暴发力,不易连贯,容易产生“断”的弊病。刚力在力学上称之为“矢量”,与速度存在相关的关系。不同的人,力量是不同的。力量大的总是能胜过力量小的人。故在武术中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与之相反,太极拳则不以力取胜。而是以“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形武胜之。这是两种力完全不同的概念。学者不能不查。<br>  三、三不用法,用法则尽。这里的“法”是指人为,刻意追求某些不正确的练法。与正确的练法是本质上不同的。太极拳崇尚自然,以养气蓄劲为重要的练习形式,要求柔中蓄刚,刚柔相济,精神内敛,形神合一。<br>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要以“轻灵”为纲?《太极拳》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灵就是要求从“静、轻、慢、连”中产生。静能神安,轻能力沉,慢能蓄劲,连能变换虚实。<br>  轻灵就是从灵敏度着手(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动作要求精密、准确,所谓“手、眼、身、法、步”都要中规中矩。这样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br>                                   上海监泉太极拳社社讯 &nbsp;<br>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2-20 20:21:00

难得的好帖!谢谢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3-8 21:10:00

太极拳绝不能以全身放&quot;松&quot;为纲,得其自然即为松,拳架,拳架,撑得起,才有架.全身都松了,那么架也没有了.

whwtaijinet 发表于 2003-3-8 23:30:00

看小孩玩积木很有趣,那不就是搭架子吗?<p>不知道那些积木有没有松与紧的问题?

hwl369 发表于 2003-3-9 09:37:00

看小孩玩积木很有趣,那不就是搭架子吗? <br>真理常常被人不自觉的正确应用,即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3-9 14:20:00

积木虽说是搭架子,它毕竟是分散一块一块的,经不起外力碰撞.而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且有关节屈伸,搭成的架子是框架结构,立体形的,能承受一定力量的冲击.俗语说:小小架子撑千斤.练太极者不可不明这个道理!

whwtaijinet 发表于 2003-3-9 15:38:00

正是分散成一块一块的,经不起外力碰撞的积木,才有了引进落空的效果,形成了犯者立扑的特色。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3-9 15:40:00

百姓日用而不知,信然!

whwtaijinet 发表于 2003-3-9 16:26:00

年岁增长后,人们多半都忘了那搭积木的儿时情趣。<p>几根干将的烂骨头非要用肌肉将其死死的绑住。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3-9 20:57:00

积木轻轻一碰,它就可能倒下.自身不保,即使能引进落空又有何用?况且轻轻碰它的外力却不一定会&quot;立扑&quot;.所以,习拳者千万不可以做&quot;积木架子&quot;.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太极拳要以&quot;轻灵&quot;为 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