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334|回复: 2

从苏东坡的口头禅功夫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3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日常的佛心》

据说,著名诗人苏东坡非常喜欢参禅悟道,他与一个叫做佛印的禅师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想显示一下自己的禅修功夫和境界。在诗的的最后一句写道:“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写完之后,就派人送给住在江对岸的佛印法师看。佛印看后,提笔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叫人送还回去。苏东坡本以为自己的诗会受到佛印的赞赏,不料竟是这个结果,一气之下乘舟过江来与佛印理论。万没想到佛印早已在江边等候了。苏东坡就问佛印,这是什么意思?佛印笑着说:“‘八风吹不动’,怎么一屁就把你吹过来了呢?应该改成:‘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苏轼听此言,方恍然大悟。

作为一个诗人,苏东坡的诗词豪放、空灵、凝重,艺术境界很高,对中国文学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但,就参禅悟道来说,他也只能算是口头禅的功夫,一遇到实际情况,其定力和境界就没有了。不要说宇宙人生、生死存亡不曾了悟,就是名利得失还未全放下,只能是说说而已。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平时论生死,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但是,死神真的来临时, 却吓得魂飞魄散。平时我们谈名利,把它看成是身外之物,恨不得将其视为粪土,但当利害得失摆在面前时,争得是你死我活,视名利为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宋代,有一个禅师叫善昭,官府命令他去乘天寺做主持,一连下了三道命令,他都无动于衷。

官府对派去的使者说:“如果再带不来禅师,你就得死!”吓得面无人色的使者到禅师面前苦苦哀求。禅师明白不去是不行了,便与徒弟说:“我怎么能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主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赶不上我。”一个徒弟说:“师父,我可以跟您去,我一天可走八十里。”禅师说:“不行,太慢了,你赶不上我。”又有一个徒弟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走一百二十里。”禅师仍然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徒弟们觉得很奇怪,弄不明白师父到底能走多快。

这时,另有一个徒弟站出来向师父说:“师父,我明白了,我愿意追随你。”禅师问:“你能走多快?”徒弟答到:“师父能走多快,徒弟就能走多快!”禅师听了非常高兴,他知道徒弟懂得了他的意思,笑着说:“很好,那我们上路吧!”这时,禅师一动不动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而那个徒弟也恭敬地站在禅师的身旁立化了。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无法考证,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是,它所体现出的悟道者的境界和功夫却是非常充分的。当一个人参悟了宇宙人生的奥秘,洞晓了生死的真相,他便真的不会计较名利得失,不会贪生怕死。视死如归,这便是觉悟者的境界。

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人生就是一种修行和参悟,就是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不仅仅是那些出家人。只是说,看你往哪方面修,往哪里行。生活给我们“设置”了重重障碍,一些人被束缚住了,不能悟破;而另一些突破了重重障碍,顿悟了生活的真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在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人生境界。他说的最后一个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最后一句。这个女子没有“宝马雕车”,也不在“笑语盈盈”之列,她远离众人,淡泊自持,超凡脱俗,伫立在灯火暗淡的地方。其实,这个女子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奥妙或真谛。而我们千百遍地寻觅她的踪迹,忽然间回首一瞥,她却在那里。这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行和参悟,才能猛然醒悟人生的真意。

发表于 2008-5-18 0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文,多谢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