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815|回复: 9

太极拳产业化之简化美国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7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个大学同学,跟我一起学了陈小旺38式,现居美国。太极拳帮他渡过了最困难的读研时期。刚到美国,无一例外去餐馆打工,既苦也累,没有尊严。
   某天早上,该友灵机一动,找了件白色对襟穿上,径直来到大学的草坪上,拉开架势练太极拳,不一会儿就有几个老美围了上来,跟在后面比划。这位老兄就同他们神吹了一番太极拳,把他们全部收为学生,一小时10美元。后来学生发展到4、50人,又开卖对襟衣服和布鞋,还出了一本小册子。生意很红火,据说月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把其他中国同学羡慕得不行。
   后来听说该老兄当了律师。
   这个发财故事若干年前对我诱惑很大。我在大学时教过外教太极拳,还见证了我的太极拳老师跟我的加拿大女老师的爱情,很好玩!
发表于 2004-1-8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斧兄,虽然38式简化太极拳可以帮助生活解燃眉之急,但是同时也会给美国人一个认识,中国的太极拳就是那样的,我个人认为,对太极拳的长久发展未必是件好事。
发表于 2004-1-8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兄弟,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到太极拳的真谛。大部分人眼里和大部分人手里的太极拳“也就那样”。

所以,我支持板斧兄弟。普及之后才能光大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4-1-10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对太极拳的认真态度令板斧佩服。不过这个帖子的主题是介绍太极拳在国外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真实事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太极拳是一个宝藏。以此例说明:
  一是知名度分析,太极拳已为世界公认,其东方色彩和神秘尤为外国人所喜。因此,不需要打广告,穿上对襟衣服到草地上打一套拳,顾客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
  二是市场分析,即太极拳的顾客构成,授课地点的选择,顾客消费能力等。太极拳适用于所有人,但愿学的人还是有限的,其限制原因在于:资金缺乏、时间紧张、交通不便、未遇明师等。因此,此例在大学成功是有道理的,即大学之人有闲、每小时10美元收费不高、人员居住集中交通便利、陈式38式简单易学基本保持了陈式太极拳的特色。当然,此例是为生计,故设点于人较集中之处,按照练拳之理,应寻僻静人少地以免打扰,但如此生意何来?反过来说,也不能到纽约华尔街打拳,会被视为疯子。
  三是可持续性分析:翻来覆去就那两下子,学生几天就学成而去,如何维持生计?所以必须保持神秘感和新鲜感,也就是本例所述之“神吹”之类,架子学完再传授配合呼吸,呼吸搞好又深入内功……总之是没有尽头,顺带再讲讲道法禅机,老外还不昏死过去?
  四是经营方式分析:经营方式不能单打一,只靠教拳赚钱路子太狭窄。此例就搞活了太极拳附属产品的综合经营,买服装器械和教材甚至东方文化艺术品,老外就信这个!
  综上所述,此例成功并非偶然,暗合经济学之理,不知各位看过可有启发?
发表于 2004-1-1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斧兄,如果从“挣钱”角度来看,确实是经济学上的成功营销案例。
但即使是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点板斧兄忽略了,就是,这个产品的商业生命周期有多少?技术含量有多少?好象保健品市场的某些风靡一时的产品,靠广告的高投入和媒体炒作曾经红极一时,结果对保健品的市场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效果。所以我的看法是,在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教拳最好要慎重。应付一时生存之急,倒也可以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说的很对。
我提出这个例子,除了从经济学来分析,也可从逻辑方面分析:像我同学这样的门外汉凭一招半式都能发个小财,那么正宗传人又该如何呢?是不是个个都是百万富翁呢?如果真是这样,陈式太极拳早就兴旺发达了……
国人素来轻商,拜金固然不对,但贫穷也不值得表扬!
板斧我并不缺钱,也不想靠太极拳致富。只是希望有志于发扬光大太极拳的朋友,在专业拳师的生涯中,能多少懂一点经济运作,把陈式太极拳“做大做强”,我愿足矣!
发表于 2004-1-13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社会里,有很多现代化的商业思想必须能够为我所用,学会商业运作绝对不是什么坏事。至于这条路怎么走,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的。
发表于 2004-1-13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三板斧62352004/01/13 08:10pm 发表的内容:
小胡说的很对。
我提出这个例子,除了从经济学来分析,也可从逻辑方面分析:像我同学这样的门外汉凭一招半式都能发个小财,那么正宗传人又该如何呢?是不是个个都是百万富翁呢?如果真是这样,陈式太极拳早就兴 ...

拳友三板斧!我一百个支持你的产业化想法,那是太极拳有序化规模化和持续化法发展的最佳途径。小胡拳友担心的地方,也许是,文化完全去适应市场规律的话,会不会产生变味儿?因为只有适应市场,才有市场效益。可我们现在到底是继承过去重要?还是适时创新重要?这应是所有热爱太极拳的朋友们担心的事!也是我无法看清的问题。
发表于 2004-1-15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三板斧62352004/01/13 08:10pm 发表的内容:
小胡说的很对。
我提出这个例子,除了从经济学来分析,也可从逻辑方面分析:像我同学这样的门外汉凭一招半式都能发个小财,那么正宗传人又该如何呢?是不是个个都是百万富翁呢?如果真是这样,陈式太极拳早就兴 ...

板斧兄这段话,我完全同意。
其实职业拳师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当作一件商品进行运做。
传统武术的传播应该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则。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不争而勇2004/01/13 10:14pm 发表的内容:
拳友三板斧!我一百个支持你的产业化想法,那是太极拳有序化规模化和持续化法发展的最佳途径。小胡拳友担心的地方,也许是,文化完全去适应市场规律的话,会不会产生变味儿?因为只有适应市场,才有市场效益。可 ...

不争而勇先生关于“太极拳有序化规模化和持续化法发展”的提法很好,从跆拳道、泰拳和空手道的产业化运作来看,首先是标准化,即技术有统一性、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玄之又玄的神仙之术,每个人按照这套标准训练可正常升级升段;其次是保持特色,突出这门技术与众不同之处,其实战和对抗方式能吸引观众;再次是其它势力的支持,如泰拳有赌博业支持,空手道有日本右翼财团撑腰。
目前太极拳界还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各式拳家存异多,求同少;套路表演多,实战表演无;其健身作用在太极拳内部还存在大量争论,例如关于震脚和低架的问题;尤其是太极拳的源流之争尚呈白热化之势。所以,太极拳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待时日。
我们目前能做的,一方面是很好地继承太极拳文化,另一方面把营销观念引入太极拳界,做一些推动工作。话又说回来,如果我能发挥己之所长,帮助我以教拳为生的师兄弟们早点奔富裕,又有什么不好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