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47|回复: 3

行归石 释行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对“行归石”的称呼有四种:

一、行归石

二、阴阳石

三、七彩石

四、弥勒峰

行归石面南而立,“行归”二字由“茶”师亲笔书写,且含义多种。

“茶”师是少林寺三十一代弟子,法号释德轩,而次辈为“行”字。因此,师赐该石法号“行归”。“石”与“释”音同,全称也为“释行归”,该石自然也就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二代弟子。

“行归”二字中的“行”有行走、苦行之意,而“归”则为归来、归宗、圆满之意。常言道:人行万里路,便懂天下事。而行归石呢,它不是万里,它是用年来表示,或许几百年、几千年,也或许几万年前,这块巨石便亭亭玉立于巍峨的嵩山之上了。它饱经风霜、历经磨难,受狂风骤雨雷鸣闪电等大自然给予的洗礼,然后又从最高的巅峰退隐至河流,再经百年或千年的急流冲刷,渐渐退去锋芒利刃,进而圆满。

行归石虽历经着它漫漫地生命之历程,饱经风霜,它却仍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它的德行极高,也正因如此,“茶”师才挥毫题字,赐该石法号“行归”。“茶”师说,拳虽难修,可修人更难。一块石头就有这么高的修为,我们做人的更应该从中吸取修行之道。又说,这块巨石才真真正正地是他的得意门生。也就是大师兄了。如果有人无法参悟拳学玄机,可与此石同修。石之德行,石之修为,石之精神,便是武学玄机。

第二,阴阳石

面对行归,倒退七步,可清晰的看到左上至右下一条阴阳交界的斜线,将此石分为颜色极不相同的两半,阳面光亮,阴面发暗,清晰可见。为此,人们称之为阴阳石。

第三,七彩石

该石密度极高,若细微观察,石由七色组成,若玛瑙、若宝石、若翡翠、若玉石、晶莹剔透,异常玲珑,很是养眼。

第四,弥勒峰

在行归石的背面,石峰之上,能清晰地看到抽象的弥勒佛自然雕像。弥勒佛面北赤脚盘膝而坐,双手捧腹大笑。真个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发表于 2006-10-8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aijikuaike在2006-10-4 13:40:00的发言:
草堂斑主既是少林弟子.我有一事叨唠.少林寺里的释延庄演练的柔拳是怎么回事.为何与太极拳练法一样.

少林寺里的释延庄我不认识,至于他练的柔拳我也没见过,所以不便评论。

天下相像的拳种有很多,有的是人为相像,有的是自然巧合相像,就如与赵本山相像的人一样,能找出一大批。我曾记得国外搞过一次卓别林大赛,最终的结果是假卓别林比真的卓别林更象卓别林。当然,谈了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在我的记忆里少林寺里的确有一种拳法被誉为少林寺最高武学,密不外传,它有好几个名字,如化拳、绵拳、柔拳等等,并且还有相关的推手。

发表于 2006-10-9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aijikuaike在2006-10-9 22:12:00的发言:

受教了.你的记忆和我的听说,眼见无二.释延庄是少林寺中唯一留胡子者.

    我离开少林寺算起来已快二十年了,那时的少林寺和现在的大不一样,很破落。当时的少林寺里只有四五个和尚,现在的和尚多了。四年前我去过少林寺,好像见过两个大胡子,至于他们姓甚明谁,我也没问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9 22:58: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24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02420594515139.jpg

2006102420594515139.jpg
图片:草堂       题联:木剑无锋     制作:junzilan

送给草堂茶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