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641|回复: 0

李经梧与缠丝劲[修改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1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九六年九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太极拳奇人奇功,作者:严翰秀。书中共写了二十几位太极拳名家。内有一篇采访李经梧先生的文章,题目是——云龙风虎,应物自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的独特见解。文中提到李老先生,曾参加了六四年那场关于太极拳这三种劲的大辩论,并发表文章对这三种劲做了精确论述。文中接下来写到:“对于这三种劲别的表现,李经梧分别在笔者的身上进行了实施表演。笔者双手搭在他的双手上,稍用力他则顺力旋转,笔者或后退或侧出。发缠丝劲时,笔者被他沾住手,即被他反拿关节而失去抵抗能力。”本文后记又写到:“采访名师李经梧使我大开眼界。他时年79岁,采访中,我要求他与我推手,他说;‘你有一百五六十 斤吧,我一个手指就可以带动你。‘他单手按在我胸部上,我稍一用力,整个身体边被他的小指带起而失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神奇又如此实用且能体会到的推手化拿发放术”。由此可见李经梧先生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运用中均掌握了这三种劲。

王培生先生曾经说到:“得陈式太极拳之精奥者唯李经梧一人而已。”这样说不完全对,得精奥不会仅李经梧先生一人,但李经梧先生是得道之人这是千真万确。我本人有幸在网上看了当时参加辩论者所发表的文章,特别拜读了上海那位闻名于世的太极拳理论家,教育家,太极大师写于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五日,直到一九八三年八月才在香港某杂志公开发表的题目为“从缠丝劲问题的谈起”文章,我受益非浅。提到那位大师,本人得多说几句。他出版的所有书,他发表所有文章 本人均拜读过,他在我心目中有很高的位置。最近看了他的陈式太极拳一路录象。看后,他在我心目的位置大大下降。可以说,他所说,所写的练拳要领,特别练陈式太极拳练拳要领,在他身上没有体现出来,更不要说缠丝劲。

我本人是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老人家在世时,师傅年年带领我们去他那里。每次去老人家都给我们做示范,说手。他打拳是那样工整柔韧,雄浑潇洒;他说手使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缠丝劲,什么叫出神入化,应物自然。提到哪次辩论,我曾和老师说,如果当初这些参加辩论之人,能够聚到一起,互相交流切磋一下,不就都明白了么?老师说,那时是讲出身论成分,你师爷解放前曾经开过百货店,洗染店,是小资本家,人家是厅局级干部,怎么可能与你交流切磋呢。

看了这位大师的文章,我领教什么叫居高临下,什么叫上纲上线。大师在反驳李老先生在简化二十四太极拳中不能加入缠丝劲的论点时说到:这是“企图以此吓唬年老体弱者和精神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无理解,就是别有用心了”,就是“把党和政府积极提倡体育运动的作用忘得一干二净。”看,大师把不同意见联系政治问题了。这在当时是多么可怕,谁还敢说话!到现在也没见哪位大师把缠丝劲加到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中,可能有人自称说加了,我敢断言加的肯定不是缠丝劲。现在一些练陈式太极拳者,特别有些出了许多书,许多影碟的大师们真的掌握缠丝劲了吗?拳论谁都会背,会写,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功夫真正上了身,那才是真明白!才叫真功夫!

李老先生六十年代初直到仙逝,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他传人大多数在秦皇岛,北戴河。各位太极拳爱好者可到那里,交流切磋缠丝劲,以共同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太极拳事业,使我们的国宝不断发扬光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