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079|回复: 3

好久没来了,发个新鲜话题……唐卡与太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4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夏的清凉,就像练了趟太极拳--我刚收藏的唐卡
      机缘巧合,我廉价收购了一幅主题为“阿弥陀佛”的旧唐卡。抬眼看了这幅唐卡,觉得还有点意思,当时也没想要。转了一圈,越想越有味道,又跑回去再看,这次细看了阿弥陀佛的慧眼,就感觉缘分到了,于是再也迈不开步……
    初见这幅唐卡,觉得品相不怎么好,边幅是黑色粗布,卷轴是两根木棍。画面因卷放和折叠,磨损严重,多处脱色。因为年代久远,画面还粘上了很多酥油点(估计是供桌上的酥油灯爆灯花造成的),整个看上去黑乎乎的,毫不起眼,还带有浓郁的膻味。
    晚上回去,拿出放大镜,挑灯细看,顿时一惊!这幅“阿弥陀佛”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啊!
    首先是量度准确,人物比例协调,合乎 “三经一疏”( 《佛说造像量度经》、《圣像绘塑法知识源泉》、《身、语、意量度注疏花蔓》)的规定,如身宽等于三个脸宽。佛像的造型,一是来自对生活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根据大藏经工巧明部《造像量度经》中的造像法则来进行绘制。作为宗教范畴的唐卡艺术,一开始就被纳入一种宗教的学说与模式,并必须严格按照各种量度来定轨造像,否则,“经云、量度不准之像,则正神不寓焉……。”所以“量度经”不仅成为唐卡绘画的标准范本,也体现了宗教艺术的美学思想。而这种美学思想、究其根本则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世间美好的万物。如对佛与菩萨的造像准则:“面似芝麻,目似优波罗花瓣形,唇如相思果,手如开放的花蕾”。 为了佛、菩萨的形象塑造完美,还要求按佛经中记载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作为依据来绘制,这样佛、菩萨形象就更加完美无缺。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对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业功德,因此,只有将佛、菩萨等的形象按照佛经规定的尺寸、比例准确地绘制出来,才会合乎要求。这也是绘制唐卡画最重要的事项。反观现在文物市场很多喊价成千上万的唐卡,人物比例失调,甚至连佛像的五官都是扭曲的,毫无端庄祥和之气……按照正规唐卡的绘制规矩,如果不遵守量度尺寸要求,就不能称为佛像,不能接受活佛的开光,也不能成为圣物。
    其次是布局合理,对称摆放。既突出了本尊阿弥陀佛Amitaba(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个中心,又让上部空界的密宗主尊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宁玛派开山鼻祖莲花生大师和下部地界的护法神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这四位佛、菩萨各据一席之地,大小适中,佐以左右对称的祥云、香花、宝树、清泉和山峦的背景。整个画面结构重心稳定,主次分明,衬托了佛像的庄严。
    再次是画工精细,线条流畅。画面中的佛菩萨宝像庄严,五官、身形、胡须、发丝、衣带、褶皱、花纹乃至山水、树木、花草、云朵皆是一丝不苟地勾勒;仔细观看线条简直是种享受,起承转合,快慢相间,前后照应,粗细有序,形断意连,阴阳相生。一笔一笔细细观之,犹如打了一趟太极拳,酣畅淋漓。真正的唐卡起稿一般是由师父亲自操作,按照秘传的稿本做完碳笔定稿,白描勾勒之后,再由徒弟作色渲染。而现代新作的很多作品,常常是一幅唐卡画得满满当当,却人物表情呆板,线条均匀死板,观之如何能够得到一星半点的崇高感受?!
    再看色彩,可以肯定是西藏特有的矿物和动植物颜料所作。真正的唐卡,所有的颜料皆取自大地,不是珍贵的矿物就是稀罕的动植物血脂,其配制则完全靠手工操作,过程缓慢而复杂,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这幅唐卡虽然因年代久远,油烟熏烤,导致色彩发暗,不复最初的鲜艳。但信徒日复一日的顶礼膜拜所灌注的历史厚重沧桑感和纯朴的宗教信仰的印记,赋予这些色彩更丰富的内涵。这岂是外表色彩鲜艳,内涵苍白,仅适用于市场流通的新作唐卡可比呢!
    这幅唐卡画工精湛,堪称精品。除此之外,细细参详其内容和画法,其中的故事更像一杯上乘的西湖龙井,令人回味无穷!
    画中的本尊阿弥陀佛目光平和慈祥,嘴角绽露一丝微笑,在宝莲上结双跏趺坐(吉祥坐:左足在內右足在外,右足表佛界,左足表众生界,此即表示佛界摄众生界,生佛不二),手结“弥陀定印”,进入禅定状态。其身为红色,符合《佛像造像量度经》的规矩。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华智),为藏传佛教“长寿三尊”之一。他率领观世音和大势至二位胁侍,实现教化众生、接引有情的伟大宏愿,能增长众生的寿命,福德和智慧,避免非时而死等灾难。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个宏愿,以大悲心、大愿力成就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按照“净土三经”的说法,极乐世界的一切皆为七宝合成: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车渠、玛瑙合成大地;树为“七宝诸树,周满世界”;水池也是金沙铺底,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有青黄红白4种颜色,微妙香洁。极乐世界里没有痛苦、灾难和忧愁,凡所求所愿皆能实现。这幅唐卡如实地反映了佛教经典对“极乐世界”的描述,只不过水中莲叶却非我们平常所见的荷叶,而像树叶之类,这是不是说明西藏苦寒之地,人们见识真正荷花的机会极小?
    值得注意的是,阿弥陀佛双跏趺坐于上的莲花宝座,并非我们在通常唐卡中所见之规则的莲花瓣排列而成。仔细考察,发现这个宝座是由两层花瓣构成,一层是反扣的莲花瓣,下一层是类似于牡丹或者蕙兰的花瓣,外形不太规则又像是荷叶的边儿,而且着色是以粉红从上至下,由深入浅地渲染,表现出花瓣的娇媚,给整幅唐卡增添了一些蓬勃跳跃的自然的活力。我看过无数唐卡,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莲座,我想,这可能就是画作者艺术个性闪耀出的创新火花吧。总之,这个莲花宝座使整幅唐卡有了独具特色的意思。
    唐卡的右上方空界,是毗卢遮那佛。他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后者为应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密宗认为,佛法来自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为密乘第一祖,密宗的寺院大多以其为中心加以崇拜。因此,此幅唐卡绘毗卢遮那佛于空界,是显示了对密宗主尊佛的尊重。图中毗卢遮那佛双跏趺坐,右手施接引印置于膝上,代表布施和平与八正道、圆满觉悟的意思;左手执钵,意为遵守戒律。
    唐卡的左上方空界,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半珈趺坐,头戴尖顶帽,怀抱骷髅杖,左手端骷髅碗,右手执金刚杵。说明莲花生大师是以降魔的神通和咒术闻名。莲花生大师于公元700余年应邀到西藏传教,降伏了很多外教的邪魔,在西藏山南建立“桑耶寺”,成立西藏“七觉士”为主的首个僧团。后来传奉莲花生大师密法的藏传佛教称为宁玛派,又称“红教”(主要因戴红帽得名)。到十四世纪末,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黄教),后来在清朝政府的推动下,很快推广到全藏,又通过册封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实现了政教合一。从此,宁玛派传承空间缩小。这幅唐卡以莲花生大师为尊,说明供奉者系宁玛派信徒。这在成都文物市场较为少见。另外,这也可能表明这幅唐卡制作的年代是清初黄教尚未全面占领西藏之时,当时红教在民间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唐卡下方地界,左为白色观世音,右为蓝色大势至菩萨,二位菩萨皆结三宝印,执乌巴拉花。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即是“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在佛教梵语中名字是Avaloki tesvara ,意思是观世音,或光世音,简称为观音菩萨。他是转轮圣王无诤念(即阿弥陀佛)的大儿子名叫不眗。一天,他对如来佛祖(释迦牟尼)说:“我所有一切善根尽向无上菩提,若众生有受苦恼受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入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念我、呼我名字,我天耳所闻,而众生不能免除苦恼,我心难安,终难成正觉。”如来佛说:“你真是善男子,生有大悲心,欲要断除众生苦难与烦恼,令众生安乐,很好。我赐你名为观世音吧。”从此他就成为观世音菩萨。他二弟名字是尼摩,就是大势至菩萨。他三弟名字是王象,就是文殊菩萨。他八弟叫泯图,即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是净土信仰中很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又可称得大势菩萨。每当这位菩萨一举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皆发生六种震动(动、涌、起之形变;震、吼、击之声变),这就是他名为“得大势”菩萨的原因。他与观音菩萨俱摄护众生,被视为临终来迎令得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而广受崇信。当阿弥陀佛不作教主时,观世音菩萨将接任其位,成为教主;其后当观世音菩萨不作教主时,大势至菩萨再接替教主位。
    有意思的是,纵观整幅唐卡,正面造像的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和莲花生大师都是脸型饱满,五官与汉族人的形象差异不大,具有清初人物画法的特征。而稍侧面的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则是脸型微瘦一些,嘴唇、鼻子等五官明显像藏族人,具有清中期绘画人物的特征。另外,从衣纹褶皱、飘带的画法,以及云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树木的造型,还有线条勾勒等汉式工笔画技法来看,这幅唐卡的画风受汉族地区影响较深,可能是康巴地区德格画派的作品。而画作的年代,估计至少在清朝中期。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这么一件精美的作品为什么不用绫络绸缎,而是用黑粗布镶边呢?要知道,藏民在宗教信仰上非常舍得投入!我们能不能这样推测:因为当时的藏区稀缺丝绸。众所周知,文成公主入藏,给西藏带去了丝绸。而在解放后川藏公路修通以前,丝绸等汉区特产是通过茶马古道运入西藏。因路途遥远艰险,丝绸作为奢侈品很难到达民间。尤其在清中期,川边的大、小金川经常处于战乱,物资交流经常中断。有些寺庙保存的清中期唐卡也是用黑色粗布镶边,似乎可以旁证这个推断。
    收藏就是这么一桩乐事,当你从平凡的外表考证出深厚的历史、人文、宗教与社会的不朽的瞬间,这无疑是一种幸福。这幸福也许并不只是来源于这件偶得的精品之珍贵,可能更多是来源于对纯朴人生和历史轮回的逐渐领悟,这种领悟日多,我的炎夏也就渐渐清凉起来……

20066612594579389.jpg

2006661259457938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2:59:5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6-5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受教了,斧兄能否贴出图片开开眼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不争兄鼓励。贴图晚了一天,抱歉。

2006661344494983.jpg

200666134449498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3:04: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懂行的朋友指点一下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