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3394|回复: 0

阳泉分站站长王仲文亲自演绎习练杨氏太极拳的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5 15: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氏太极拳对手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拳主要体现在手上,因之对手的形状,以至具体到各种掌法、拳法(捶法)及吊手的位置、方向、角度在技击中的作用,以及锻炼效果,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因之,在手、腿、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了第一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手法”中包括各种掌法、拳法(捶法)以及吊手。先分别介绍如下。
一、掌法
         掌法是手法中的一种,分别为两个类型,约有九种。
         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五种掌法:1.主掌;2.正掌;3.平掌;4.俯掌;5.反掌。
         第二类型:“直伸型”,有四种掌法:1.垂掌;2.直掌;3.侧掌;4.仰掌。
        (一)“坐腕立掌型”的特点
           坐腕立堂的特点:掌的伸出必须坐腕立掌。
           坐腕立掌的做法:首先,手腕要坐实,然后将手掌向上立,也就是往上翘,逐渐使五指尖朝上,掌心向前。当手掌向上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称之为“劲感”。如果习练者锻炼有素,这种“劲感”则立即贯通全身。初学者则会出现局部僵硬的感觉(手脖子发酸发困)。以上两种感觉截然不同,因之,初学者应首先去除手掌上立不够而出现的软弱空虚,无着落之感,但上翘过分产生的僵硬呆板,也非追求至目的。只要是感觉到了的“劲感”不适宜,可以修正;如果感觉不到,就是空的,自我调整的。这一掌法纲举目张的统摄着劲的内涵和精神的表达及刚柔的实现,以致节节贯穿,正体协调。要练好杨氏太极拳,就必须由立掌找到这一“劲感”。
         (二)“直伸型”的特点
         直伸型掌法的特点以及做法:只需要将手掌伸直(不要硬挺,手型不变)、放平、放展、引长就可以了。它不需要坐腕立掌,但也要有内劲的自我感觉以及整体贯穿,虽然与坐腕立掌型表现形式以及做法有所不同,但产生的作用与效果都是一样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配合,应等同视之。
         各种掌法是否能够做好,其基础都在“放松”,如果能够正确的理解“放松”的意义,练法对头,自会友好的效果,因之,必须有正确的练法,餐能使各种掌法运用得当,并受到一掌摄全身的效果。
二、捶法
        捶法也称之为拳法,同属手法中的一种。首先介绍的捶的握法以及捶的形状:
        捶的握法: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均向里屈握实,而拇指置食指外侧,握好握实,形成俗称的拳头。对拳头形状的具体要求(以右手之正面券为例):拳面向前,拳心向里,拳眼向上,拳背朝外。拳面是指向里屈之四指的第二节至第三节的平面。正面拳与掌的直伸型同属一个类型,虽然握的是拳,但出拳时直接伸出去的,而另一个类型,与掌法的坐腕立掌型近似,但又有它的不同处,按照套路顺序,将出现的拳式分别介绍如下:
  • 搬拦捶
  • 肘底锤
  • 转身撇身捶
  • 栽锤
  • 打虎式之捶
  • 双峰贯耳之捶
  • 指裆捶
  • 弯身射虎
  •          以上诸捶法,由于用法要求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必须有劲感,这一点与掌法以至吊手都是一致的,手在乎眼,身法步中以手为首,是贯穿正体的关键部位,它既能表现出武术的攻防意识,同时也是精气神的具体表现,望认真寻求。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