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516|回复: 3

招熟階段明勁的訓練方法/王西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4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招熟階段明勁的訓練方法        王西安



    招熟階段是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第一個階段。所謂招熟,是指練習者能準確熟練地掌握陳式太極拳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和拳術套路的每一個外形動作。所謂明勁,指初學者本身固有的剛猛之勁,通過套路動作,表現在外可以看到的一種外勁。因其僵滯笨拙,又稱爲僵勁。屬太極拳的下乘功夫。



    在第一階段,初學者一定要注意規範動作的基本訓練,二要注意通過規範動作,統馭巧化僵勁。這兩個方面實質上是在同一個過程中完成的。



    欲致“招熟”須明“三節”。三節是指人的整體或局部均分爲上、中、下(或梢、中、根)三節。若以全身而言,則頭部爲上節,頭頂至咽喉之間,即梢節;胸部爲中節,咽喉至下丹田之間,即中節;腿部爲下節,自大腿根至兩腳趾之間即梢節。若以腿部而言,胯爲根節,膝爲中節,足爲梢節。若以中部而言,則胸爲上節,腹爲中節,丹田爲下節。若以臂而言,則膊爲根節,肘爲中節,手爲梢節。若以手而言,則腕爲根節,掌爲中節,指爲梢節。若以頭部而言,則額爲上節,鼻爲中節,口爲下節。所以整個人體,從頭至足,無處不以三節而分。這也要求練習者必須知道周身各部位的生理特性,並在練習的過程中去遵循。《拳論》所講“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腹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闡述的就是“明三節”的重要意義,練習者千萬不要忽略。



    三節即明,練習者還須掌握“三合”。在第一個階段中主要掌握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詳細的講外三合,就是要求練習者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右手與左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右肘與左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右肩與左胯相合。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頭與手相合,身與步相合。這都屬於外三合的範疇。掌握外三合在第一階段的練習中作用十分重大,它可以保證練習者在所學習的拳術套路中招式動作姿勢的正確性。第一階段的前期主要任務就是讓練習者熟悉拳術套路動作。初學動作的正確性是很重要的。學拳容易改拳難,一旦練習者將自己所練的錯誤動作形成習慣,就很難再改成架勢。若順其自然一直錯練下去,一則收不到健體、技擊及鍛煉的預期功效,二則還會損傷練習者的身體。切記:柔是根本,氣不可上逆,如橫氣填胸,則百害而無一益。所以練習者必須掌握外三合,學就正確的套路,持久的練習,才能達到真正的招熟。



    當練習者弄清了身體的三節的含義、掌握了外三合的基本原理之後,注意力要集中於練習的過程中身法、步法、手法與眼法的具體變化上來。



    第一,陳式太極拳的身法,定要中正、大方、平正、舒展、和順、八面支撐、含而不露。練習者前進、後退、左旋、右轉、上起下落、躥蹦跳躍,無論四肢動作如何變化,都要保持自頭至身軀與會陰穴始終形成一條垂直線,即使彎曲也要曲中求直。中氣不偏不倚,上下一氣貫通。凡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平衡,失掉中氣者,均不符合太極拳的身法要求,必須更正。兩肩與兩胯,兩肘與兩膝,兩手與兩腳上下對齊,松而合,合而開,不先不後,齊進齊退,是保障練習太極拳時身法正確、上下相隨、一氣貫通的關鍵。



    陳式太極拳身法輕靈、空松、圓活,全憑腰、胯、胸部的運轉,在任何角度上都要保持身體平衡,切勿頭、手前傾,彎腰或屈背凸胸將嚴重影響尾閭中正和圓活。否則練習者胸部就會僵直發硬,不能夠得到正常運動。如果練習者在練拳定勢時,上下左右意氣神一起把定氣歸於丹田,腰部松沈直豎,骶骨有力,腰部自然充實,下部自然穩固而定根基,胸、背部的肌肉與骨節儘量自然放鬆下沈,沈肩墜肘,含胸塌腰,胸部內橫膈向下舒張,形成橫膈式深呼吸,促使氣往腹部自然下沈,始而勉強,久而自然,以至上體輕靈,下體穩固,而不會引起挺胸所造成的上重下輕。



    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沈著穩重三者有機地結合,即形成陳式太極拳身法中正的特點。



    第二,陳式太極拳步法的主要要求是:進退轉換,虛實須分明,左虛右必實,左實右必虛;前進或後退,身腰隨即變;邁步要輕靈,發步如貓行;落步須穩健,切忌搖顫滯。



    太極拳的步法必須走圓形,螺旋上升,螺旋下降,切不可直來直去,直上直下。腿部動作須和手的動作協調進行,保持手隨足運、足隨手運,符合上下相隨的原則。邁步時須先將一側的胯根微微向內收起,使這一側的腹部充實,穩穩地落於一腿之上,重心固定。腳五趾抓地,然後將另一條腿慢慢地劃弧形而出,同時保持膝關節微微而屈,不失膝關節的蓄勁和靈活性。對於落腳的方向、角度和變轉時足尖的外撇、內扣或足跟部的左旋、右轉,包括主和次、先與後,都必須明辯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4 9:45: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14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人多,怎么不回帖呢?
发表于 2005-9-16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对练习陈式太极拳大大有益,按照大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本身特点,加强练习,多多思考,提高自己的功夫.
发表于 2005-11-4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