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882|回复: 5

[讨论]我和邹泽群拳友的观点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1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约老师说的是这个贴字吗?

陈氏拳与杨氏拳的区别在于“敛臀”与“泛臀”吗?[原创]
有人说:陈氏太极拳现杨氏太极拳的区别在于:陈氏太极拳讲究“泛臀”,杨氏太极拳讲究“敛臀”。这“泛臀”与“敛臀”有什么区别?
答:    我认为把“泛臀”与“敛臀”作为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区别是有失偏颇的,不够全面的。
“敛臀”主要是为了避免“挺腰、突肚、厥臀:的错误而提出的“矫妄必先过正”的做法,而不应该是杨氏太极拳的特点。
“泛臀”的前提是“敛臀”,而非“厥臀”或“翻臀”。有人将“泛臀”解释为“翻臀”而至“厥臀”,这是极其错误的。正确的“泛臀”则是在“敛臀”的基础上,在腰的旋转带动下,左旋则左臀上抽,右臀下沉;右旋则右臀上抽,左臀下沉。无论陈氏太极拳还是杨氏太极拳都应遵循这一规律。并且,“泛臀”还应借助裆走下弧来转移重心等综合的整体运动而形成。“泛臀”的运动形式,有助于丹田斜向潜转,有助于腰、裆、膝之太极拳发动机的锻炼,避免练拳的重心起伏旋转中的浮、散、乱等现象出现。■



[此贴子已经被Charles于2002-11-4 16:48:59编辑过]

----------------------------------------------
仰天地浩气,交太极英毫

这是我从拳盟论坛看到的,讲的很好!受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3-1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我和邹泽群拳友的观点不同

我和邹泽群拳友的观点不同:


1、陈式太极拳要求松胯塌腰。而敛臀则使长强穴内敛,脊椎的自然内弯部分在感觉上会向外突,实际上只是减少了腰椎的自然弯曲程度,加上上下的对拉拔长,从而达到了立腰,直腰,填腰,塌腰的目的。只要按要求震脚,并不会损伤脊椎。敛臀和松胯的矛盾是在抻筋拔骨的盘架中逐步解决的,太极拳的功力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由量变的积累逐渐提高的,切不可走捷径避开矛盾(为了前期的松和表面的形顺而从角度或其他方面避开哪怕是一个关节的抻筋拔骨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2、陈式太极拳要求胸空腹实,气沉丹田。要使气自然沉于丹田,敛臀吊裆有微微托起(千万不能是提起)小腹的感觉就达到了。



3、陈式太极拳要求裆部要开要圆。只有开裆圆裆才有裆劲。而敛臀则有内裹之意,内裹的臀部象球面一样则后裆自然开。裆劲更充实。以我的体会,像掩手肱捶、背折靠、闪通背等式或其他拳式的发劲,在师兄弟中我做的是最好的。



4、敛臀就是要在正常的立姿基础上微向前内收,如此可以使原本后翘的尾骨垂直指向地面,臀部微前内收并不违背太极拳理。



  不同拳论中的泛臀和敛臀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由于各自理解的不同导致了象邹泽群拳友等的偏激练法。陈式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对臀部的要求几乎没有区别,是一致的。


  不当之处请邹泽群拳友海涵,也请方家指正!

发表于 2005-3-18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岛拳友讲得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我认为你还是多看看陈鑫的<太极图说>吧.他在拳理 拳论 拳经及图解中可没提过敛臀,只要求泛臀.
 楼主| 发表于 2005-3-1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鑫的太极拳论是非常好的东西,但圈内的并不完全同意其所有的观点。也可能好者好恶者恶吧,河南的练拳者也比较崇尚别的拳论。不过,功夫能练到身上也算是殊路同归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8 15:09: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21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访过很多大师,也和他们讨论过,至今对陈鑫的理论我还没有听说过不同的观点.都一致认为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是一部很好的理论书.

1.关于如何为塌腰.正雷大师作了很好的解释就是:"腰椎自然弯曲部分内收下坠,小腹外翻."这样才叫塌腰.如腰椎自然弯曲部分外突,小腹必会内收,那么,气如何能沉丹田?腰又怎么塌得下?要搞清敛臀与泛臀的问题,必须搞清什么为塌腰.

2.泛臀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松了,这样可以加大躯干的旋转角度,保持重心的下降与平衡.象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为了保持平衡他也要塌腰.

3.陈式太极拳要求裆要开,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势仍然和长强穴微后翻有密切关系.长强穴微向后翻,这种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裆才能开,才能圆.

4.按人体骨骼来讲,腰椎的自然弯曲分散了上身对腰椎的重力.好象一只钉子是直的,我们很容易打进木头.如是只弯钉你能打进去吗?如腰椎内弯部分外突必会增加腰椎的重力.再加上震脚 跳跃等,腰椎就会受到损伤.

敛臀和泛臀在拳论中不是一个意思.是一对矛盾.有些师傅教拳讲臀部敛一点是为防止突臀之病.

不是我们练拳过激.练习陈式太极拳必须在明师指导下,根据拳理拳论去练习.否则就练不好,反而使身体受到伤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