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13|回复: 6

祖師爺杜公毓澤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0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師爺杜公毓澤序言

嘉祥賢契在余八十晉二賤辰,欲由其台南自強國術館編訂專輯,以資紀念。余素乏建樹,愧不敢當,惟少年曾拜陳家溝太極拳大宗師陳公延熙為師,學習陳家太極拳,深感必須在台推廣發揚,以免失傳。數年來從余學習者日眾,但對太極拳之來源及其精義,有深刻瞭解者,甚少,故有向各同門弟子詳實闡述之必要。蓋,陳祖宗師諱王廷公自創太極拳以來,已歷九世,代有名手及赫赫武功事實之記載。陳氏素不以教拳為業,極端保守,故外姓鮮得其傳,貽楊宗師露禪公,本傳自陳氏,但為適應教學環境,將原架改變甚多,以後郝、孫、吳各派分歧更甚,後因互爭虛名,有人假託無稽之談,謂太極拳非創自陳氏,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惟陳氏根據我國數千年傳統哲學之易理,獨特發明,創造太極拳及其纏絲勁,極合乎科學原理,拳架有精采之手、眼、身、步法,加以陳家代有名手及赫赫武功之事實,故雖眾說紛紜,固無損陳家光明燦爛之國術文化也。楊氏為方便中老年學習太極拳起見,將原架跳躍震足及困難之着勢刪去,使太極拳大眾化,但極不適合年輕人之興趣,是以多裹足不前,,尤可慮者,楊氏拳架推行日廣,則距陳氏拳架日遠,其原來精湛無比之手、眼、身、步諸法,奇妙之技擊應用,以及各種太極拳架,終將失傳不可復得,可浩嘆也。台海臥虎藏龍之地,國術高手如雲,余一知半解,何敢多言,惟就太極拳範圍而論,幸得稍窺門徑。自大陸淪陷,高手散失甚多,在台曾習陳氏太極拳原架者,寥寥無幾。國術素重口授,太極拳更為注重,蓋,國術姿勢為立體型態,非平面圖及說明所能表現,如果姿勢錯誤,則外型影響內功,不能發揮其氣血流通,新陳代謝之功能,因而拳架亦失去其效用,則雖有高深之理論,豐富之著作,統歸無用。故傳授太極拳,首重姿勢, 若不正確則雖終身苦練,亦難達到精妙之身手。又學太極拳者,對拳架必須先有正確之認識,現實社會ㄧ般風尚,有人誤以為,外象似剛,動作似快,反以為是外家拳,不知拳經云:太極陰陽,有柔有剛,剛中寓柔,柔中寓鋼,鋼柔相濟,運化無方,故外似剛而內含柔,外似柔而內含剛,不得明為剛拳,亦不得名為柔拳,此其所以稱為太極拳,純鋼純柔者,皆不得謂之太極拳也。又誤認動作跡象似快,認識也不正確,,初練時必須緩慢,但慢不可呆滯,繼練轉難快,但快不可錯亂,功深時練法快慢相間。諸君能得到學習陳家太極拳原架,可謂難得之機遇,切望珍惜此機遇,專心苦練,方有成就,余深有厚望焉。諸君勉之,並望高明賜教。

民國六十七年 河南中州杜毓澤敬識
发表于 2009-4-4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太极拳论坛》有人发帖子说杜毓泽是赵堡太极拳的传人,这篇序言明白无误地说明,杜毓泽是陈氏太极拳的弟子。这就粉碎了一些人的谣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毓泽不光学过陈氏大架,还学过忽雷架,忽雷架创始人开始学拳于陈沟,后来又去赵堡镇跟陈清平学拳,所以有人就说杜毓泽是赵堡太极拳的传人,其实赵堡太极拳是被近人炒起来的名号。
发表于 2009-4-11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其实,陈家沟、赵堡本是同宗。无所谓谁先谁后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也还有必要,但不能带有某种成见。
发表于 2009-4-15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考证太得罪人,恐怕得罪不起。就手头的资料就可以证明二者同宗。虽然不同师。但是也绝不是什么张三丰。
发表于 2009-5-20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嘎嘎

我来啦!O(∩_∩)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