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常子轩浅谈太极拳手动的规律

2025-10-30 10:57| 发布者: 太极网九七零一|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太极拳的心法,是拳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武学指导的核心,这个心法必须得从心底里明白。然后掌握心法之后就可以从平时练拳的体会中去遵循太极拳心法的要求,去印证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得对不对。
      太极拳的心法,是拳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武学指导的核心,这个心法必须得从心底里明白。然后掌握心法之后就可以从平时练拳的体会中去遵循太极拳心法的要求,去印证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得对不对。现在社会上太极拳练习的方法五花八门,一人一个认知,一人一个理论,有的练时间长了,干脆就依照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随便练了。

      今天与大家聊的是太极拳手动的规律,比如说公园里有很多练太极的,大部分人都是用手在打。拳中云,人体分三圈:肩、胯为小圈,肘、膝为中圈,手、足为大圈。如果你一直专注于手的变化,那只是外圈在运作,就会造成身体内在被动的配合手的运动,看着优美,但却不是太极拳,失去了太极拳内在的价值,就是舞蹈。
      前辈们都说,太极拳的拳不在于手,而在于身,是身的变化,所以说把这个拳分为三圈,又分梢节、中节和根节。当梢节、中节出现以后,随之符合于易学理论的人体运动规律就出现了,如环环相扣、节节贯穿、阴阳的互生互变等武学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出现。这不光是坐下来讲讲理论就行的,更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运动特点来看,老师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矫正方法。
      构成太极拳劲路的因素是多种的,所以太极拳需要边练边悟、边练边品,如品茶一般,拳更需要细品。太极拳是中华武学智慧学科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技能,如果只是在表面上空练,也只是徒做拳奴而已。师兄弟们坐在一起品茶论道,说说某一式里面的内涵,各自走几个动作,这样才能越练越有味道,这叫走进内涵。
      若讲手动的规律,就是说任何时候,手无论高低,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关系到手要动的时候,在手的动作开始之前有个条件,应先放松两肋骨,后松肩、肘、手腕,这个拳就动了,这是以身领手。在任何一个手动的动态之前,都应该先放松两肋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极拳是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丹田是个人肚脐往下两指的位置,丹田也是人体的能量部位,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就会出现正转、反转、平转等的状态。当胯能出现正转、反转、平转的时候,胯就出现了个体独立的状态,也就是腰松了。所以说两肋先松,然后肩松、肘松,以腰带动肘、手、手腕去运动,这叫做有根基去动。

      有的人说,那不是手领吗?我们要正确认识肩催、肘随、手领。肩催之间肩的劲来自于哪里?来源于胯、腰给他的助力,所以说肋部也是接受力的一个条件,其实也是指根部,然后来推动劲,这个时候需要松肩、松肘、松腕,由根节到中节到梢节,最终手才能领起来,这叫手领。而不是直接的去运动,这是不对的,所以说大家在练拳的时候,在松静中去体会一下、印证一下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能感受到的话,可能就接近了太极拳的心法。
      太极拳就是在悟、参悟,在周身松静中参悟、体会。将心法作为一种目标来指导,然后你就能明白:太极拳原来是以丹田为核心的,由根节、中节、梢节这样的一种运动。总结来说就是:任何手上的动作开始前都应该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手才动。要记住必须在松静中体会,不加一丝强为,不要用紧张的肌肉,像搬东西那样去用劲,这样的方法是不对的,一定要在松静中去体会这样的运动。

以上内容摘取自常子轩老师网络视频课程  草堂小凡整理
本站责编:宋丽丹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