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心法者,即成道不二法门,释谓明心见性,道谓修心练性,儒谓存心养性,其名虽殊,则理是一。至其练法,则先藏气于丹田,作丹田中之意识,使头部渐渐冷静,杂念灭除,妄念次第消散,以全身精神集中于下腹,入于无念状态,腹呼吸自然现于意识界,遂成一种抱元守~之象。 费了许多笔墨,一路讲来的各种呼吸法,好似龙的身子,而修心之法是龙的眼晴,画龙点晴后,龙才能破壁而出。练膈膜、练丹田,最终都是为了修心,如同钻木取火,在木头上下功夫,是为了出火。 呼吸之法是动,修心之法是静,有了呼吸的功夫后,才能静得下来。如同一个画家常年画万里山河,功夫深厚了,不做那繁难工程了,寥寥数笔画几株草,也是韵味十足,这便是静下来了。 呼吸功夫深厚,便不鼓荡膈膜、三田调动了,简单地把精神集中在小腹,便是修心了。呼吸法追求演化,修心求归宿,将自己集中在一个点上,就此入定。 入定是“抱元守一之象”,抱,像抱小孩一样,意识集中在小孩身上,虽然自己还有活动,但抱护小孩的意识不转移,不会因为干别的事,而失手让小孩脱落。守,像小孩在旁边玩,母亲在旁边守着,母亲可能织毛衣或看电视,但小孩的一举一动都眼里,不会因为别的事,忘了孩 子。 “抱”和“守”都是有意无意间的控制,“元”和“一”是根本,孩子是母亲的根本,藏在腹内的一点气感,是你的根本,有意知道它在,无意也晓得它在,这便是“抱元守一之象”。 河里有鱼,但你要有个鱼钩,才能捕到。鱼钩就是腹内的一点气感,要用它钓出心性。鱼钩不乱晃,鱼才能咬钩。 定在腹内一点,并不是练心,但可以钓到心。心量广大,一切事物皆有心,山河大地也是心的显现。明心见性相当于动了一家工厂电源的总开关,这个开关不打开,各种机器都运转不起来。明心见性后,武功可入神品。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