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快速学练法是速通太极拳拳架的捷径——《太极拳拳架一点通》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太极拳又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支奇葩。国家出台的太极拳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创编的,一经出现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全国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都在习练,而且早已走向世界。 目前,学练国家出台的太极拳套路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而且与日俱增。然而打好太极拳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太极拳的动作比较曲折、复杂多变,注重身法、步法、眼法,常常伴有行拳路线的改变等,初学的人往往摸不着头脑,手脚不能兼顾,手眼不相随,身体歪斜,上下不协调。看书吧,由于拳理深奥看不懂;看光盘又因没有老师具体指点,只知皮毛而不知内在含义;请老师教身边又缺乏教学有方的太极名师。他们中的初学者和有这样或那样弊病的太极拳爱好者想纠偏又苦于没有方法的人,希望有一种适合他们的习练方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正确地学好几套拳,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书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把深奥的太极理论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教学口令,深入浅出地与动作紧密结合起来,融入一招一式的分解教学之中,按照国家规定套路的要求,对每一动的方向、路线、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重心、眼神等都以“要领提示”的方式加以详细地说明。尤其是式与式之间的衔接、每个动作转换时启承转接的细节之处,均采取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的形式、视频助教的学练方法,既言简又意赅,使大家有种亲临现场视听之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习练太极拳的乐趣。在分解学练中,每一式都可以停下来反复练习,使初学者能够深入理解、加强记忆、熟中生巧,使之更容易上手学练。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学员们就能把分解动作连贯起来演练,而且逐步符合太极拳的重心稳定、上下相随、速度均匀、圆活自然的要求。 这套系列简易快速一点通的学练法,是我们在数十年的习练和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快速并不是飞速和神速,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学正确的。学一套拳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是根据自身条件,比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悟性、基本功和学拳的决心等来决定的。这套图书和配套光盘能使大家对太极拳有一个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能激活因拳理深奥而望而却步的人群,提高民众自学的兴趣和能力,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速通太极拳拳架的一条捷径。作者简介成仁芬,1948年生于河北巨鹿县。系当代太极大家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师承梁宝根先生,成为吴式、武式第六代、陈式第十二代传人。作者1985年练拳,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员,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曾任郉台市桥西区武协办公室主任。1996年在邢台市组织成立了“晨兴拳社”,任副社长兼教练员,长年义务教拳,从学者达上千人。曾16次参加省、市和北京市、区级比赛,获二至六名8次、一等二等奖8次。2015年率弟子参加北京市“李天骥杯”武术太极拳比赛,荣获“女子老年组吴式竞赛套路”第三名,得铜牌一块;弟子获得金牌一块、铜牌一块。作者和丈夫刘月鹏都与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克服抚养孙辈、操持家务等诸多困难,每日闻鸡起舞,阴阳互补,被同门和太极拳爱好者誉为“太极伉俪”。作者简介刘月鹏,1949年生于甘肃酒泉。系当代太极大家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师承梁宝根先生,成为吴式、武式第六代、陈式第十二代传人。作者1990年练拳,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理事、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他和成仁芬合写的三千余字的武术论文:“浅论行拳走架中如何做到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在中华武术杂志2012年第4期上发表;此文在网上发布以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受到武术界普遍好评。作者曾著有41万字的长篇小说《穿过岁月的河流》,2011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了协助老伴成仁芬编写此书和录制光盘,全程参与工作。并在策划、选景、照像、录像、解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