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外 发表于 2005-10-24 16:59:00

小记“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

<P><FONT size=4>&nbsp; &nbsp;&nbsp;&nbsp;前几天,我正好到襄樊出差,也是一个赵堡太极拳的爱好者,就去武当观摩了"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BR><STRONG>有收获:</STRONG></FONT></P><br /><P><FONT size=4>此次的收获是看到了很多赵堡太极拳的名人,如:赵堡的郑均、王海州、王庆升,西安的刘瑞、赵增福、李随成、宋蕴华,成都的戚建海等先生。也看到了名人的表演。因修行不深,对名人的表演也不敢忘作评论。<BR><STRONG>有问题:</STRONG></FONT></P><br /><P><FONT size=4>组织混乱,规格太低。<BR>既无人接站,也无指示标志,仅报到就用了近三个小时。比赛场地简陋且混乱,甚至在雨地表演。武术界官员没有人参加,只有个张山先生还是退下来很多年了。学术界没有权威人士参加,武汉体院的江百龙虽去了,但也是个退休人士。裁判员没有专业的太极拳推手裁判,执裁水平差。对抗赛也是顶牛加摔跤,没有看到太极拳技击特色。<BR><STRONG>怪现象:</STRONG></FONT></P><br /><P><FONT size=4>既然是"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而赵堡镇、村没有一个官员参加。参加的所有赵堡太极拳名人,其师承几乎均为和式太极拳一系,而和氏后人没有人参加。<BR><STRONG>小结:</STRONG></FONT></P><br /><P><FONT size=4>赵堡应该团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展壮大。<BR>其实,在和与会的一些人交流中,能听出来这个会与和式太极拳传人和有禄状告《武当》杂志和张杰的一些内在联系,但我们作为旁观者,在这个会上又深入了解了"赵堡太极拳"与"和式太极拳"的关系,虽然称为赵堡太极拳,但与会的人几乎又都是和式太极拳传人。</FONT></P><br /><P><FONT size=4><BR>团结、发展是赵堡传人的当务之急。<BR></P></FONT>

北溟鱼 发表于 2005-10-24 22:07:00

<DIV>这次会议与会者大大超出了组委会的预期,加上武当镇接待能力有限,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DIV><br /><DIV>前面讨论时候我说过,不能来的原因有很多的,我倒是见过有人偷偷到会旁观了,不过名字不能说,毕竟还是政府大,除非不想在当地混了,所以说怪也不怪。不过这次赵堡镇郑钧、王海洲来了,原来还以为来不了呢。</DIV>

无影树 发表于 2005-10-25 11:23:00

<P><FONT size=4>“虽然称为赵堡太极拳,但与会的人几乎又都是和式太极拳传人。”</FONT></P><br /><P><FONT size=4>这就对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和式太极拳的发展。</FONT></P>

竹林风 发表于 2005-10-25 12:26:00

<P>没有这几年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就不会有这个“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P><br /><P>“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又扩大了和式太极拳的影响。</P><br /><P>也证明了和式太极拳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P><br /><P>祝和式太极拳取得更大的发展。</P>

无影树 发表于 2005-10-29 09:51:00

<P><STRONG>在“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诞辰195周年纪念会”上提出这些,说明了</STRONG></P><br /><P><STRONG>1、官方对个别人搞的小动作有看法。</STRONG></P><br /><P><STRONG>2、中国武术协会对和式太极拳的认可。</STRONG></P><br /><P><STRONG>3、对和式太极拳这几年努力发展的肯定。</STRONG></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记“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