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轩 发表于 2012-6-16 08:57:44

陈建平的太极人生

      每天早上6时30分,43岁的陈建平准时走出家门来到玉环公园内的一处小树阴下,带着已等在那里的一些太极拳爱好者一起练功。  
    手高不过眉、远不出足。陈建平打的这套武氏太极看起来朴实无华,动作幅度极小,根本与记者在电视里看到的太极拳不一样。“我练的这种太极拳讲究的是不在外在内,不在样式在气势,不过练了效果还不错。”陈建平边打太极拳边说。
  之所以觉得有效果,还得与陈建平遭遇的一场车祸说起。1999年,30岁的陈建平遭遇车祸,导致上半身僵硬,躺到床上爬不起来,走在路上遇到后面有人叫,连扭身都不行。为治病,从小就喜欢武术的他开始练南拳。发现效果不是特别好后,就改练太极拳。只要有人告诉陈建平哪里有好老师,他就跑去那里拜师学艺。黑龙江、山西、北京、福建……在遍访各地名师后,陈建平最终发现还是注重养生的武氏太极最适合自己。2007年,陈建平在温州寻到名师后,就开始专注于练习武氏太极,僵硬的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
  2009年,一些来玉环公园晨练的市民也跟着陈建平练习武氏太极。“只要有市民想学,我就要真心真意手把手地教,做到口传心授。仅传授漂亮的招式是没用的,一定要让学的人有所感觉。遇到练得不对,我必须马上给他们纠正过来。”陈建平说,武氏太极只有这样教、这样学,才能见效果,也才能对练的人身体有益。
  陈建平义务免费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传授学习要领,使得跟他学武氏太极的市民逐渐增多。目前,陈建平的“徒弟”已有20多人。
  家住玉城金鸡路、今年73岁的赵慎通大爷就是陈建平的“徒弟”之一。“我以前有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骑个自行车都不行,家里买了30斤米根本就提不动。”赵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在公园看到陈建平练太极拳后,他也加入了“徒弟”行列。
  针对赵大爷年纪偏大的情况,陈建平一天教授一点,看到赵大爷领悟了,再教授一点。“教太极拳要慢慢地‘喂’,不能急。”结合自己学太极拳时的感受,陈建平细心传授。
  今年初,已坚持练了2年多的赵大爷体会到太极拳带给自己的好处。现在,他能拿着30斤米轻松上到二楼,身上的不舒服感觉没有了,到医院体检各项指标竟然都正常了。“以前我也有锻炼身体,但因为没有老师手把手地教,始终不得法。而跟着陈老师练太极拳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赵大爷说,对于陈建平如此细心地教自己打太极拳,很是感谢。
  “我带了粽子,大家吃点再练习。”家住玉城的陈爱英大姐也是陈建平的“徒弟”,在招呼“师兄弟”们吃粽子时也拿了一个给记者,并顺便推了记者一下。“大姐,你的骨头好硬,力量很大呀!”记者被推得一连倒退了数步。
  “我做过三次手术,身体不好,练了这拳后感觉人舒服多了,做家务也不容易累。”陈爱英大姐笑着说,骨头这么硬,就是练拳给练出来的。当然,也是陈老师教的好。没有陈老师,她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硬朗的身体。
  在免费教授市民学太极拳的同时,陈建平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为提高我县太极拳爱好者的水平,我想请国内一些有名的太极拳名家来玉环为大家讲课,但就是少了一个可以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场所。”陈建平说,这个场合因为不是每天都要用,所以不需要固定,只是有师傅请来或太极拳爱好者准备切磋、交流时才使用,纯属临时性质。在此,希望有市民或单位能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这么一个场所。

王党党 发表于 2013-4-24 18:52:38

{:soso_e1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建平的太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