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中国百年的接力赛)<p><br> 中国国民精神的矮化,是许多尚且留有自尊心的中国人所痛感到的。如果中国的国民精神永远保持这种矮化的状态,我们中国人不仅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地生存,恐怕仅仅是生存都难。要振兴中国的民族精神,要提振兴尚武精神,虽然不一定全面,却是切中要害的。<br>从人类历史看,能过上好日子的民族都是尚武的民族 。<p>尚武精神的原始含义,当然是指人类在武力冲突中战胜敌人所需要的种种精神品质;而尚武精神的重要性当然也和武力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密不可分。 一个民族是否能过上好日子,与其所占有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直接有关。而这个世界上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占有,则是由战争决定的。<p>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打败了,败得很惨。这一仗决定了日本进入列强俱乐部,而中国成了一个更加任人宰割的可怜虫,空前庞大的战争赔款的领土割让,几乎铁定了中国后来贫穷落后的命运。这一结果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为什么打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中日甲午战争那个时候,要论科技,论军事科技,中日两国是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都得从外国买。这买就要花钱。那么,那时的中国是否花不起日本那么多钱买军舰呢?别的不说,《马关条约》(1895年)我们就赔了2亿3千万两(其中3千万两是“三国干涉还辽”时用于赎回辽东半岛的),<br>6年之后的《辛丑条约》(1901年),我们又赔了4亿5千万两,合计,7年之内一下便赔掉6亿8千万两??我们有这么多钱去付“赔款”,能没钱买军舰?但当时中国的钱不花在武备上,而花在皇室的穷奢极欲上。<br>据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当时宫廷半月之费,就可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至少可以装备一支高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而一个颐和园改建的初期预算是白银1亿两,可用以增建10支“北洋舰队”而有余。有这么多钱,中国海军却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正当日本海军全力向前推进之时,竟然“未购一舰”!不仅如此,就在中日双方都己箭在弦上,户部却取得海军衙门的同意,于1892年正式宣布以太后万寿需款,海军停购舰艇二年!快舰买不成了,至少快炮也该多买几尊吗?朝鲜局势吃紧,李鸿章循部下之请,要海军衙门拨款60万两,购快炮20尊,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而户海两处,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乃自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挤出20万两,聊购次等快炮12尊,以平舰上官兵之积愤。而日本则倾全国之力,克勤克俭,来打这一场战争,据说连皇娘的脂粉钱都捐出来了。要再次强调的是,当时中国绝对是不肯花钱,而不是没有这个财力,这一点从当时大多数西方观察家都判定中国的国力远超出日本之上也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即使出一些差错,“归根到底,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然而,由于日本肯在武备上花钱而中国不肯,导致了中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大大不如日本海军:中国海军的舰只的吨位虽然不低,但航速大大低于日本(以时速15海里的慢船,对抗时速23海里的快船),火炮的发射速度大大低于日本(以五分钟打一炮,对抗一分钟打五炮)。就算中国海军官兵的人员素质比不上日本,凭当时中国的经济力量,也完全可以购买更好的装备,凭借装备的优势打败日本。结果却是被日本的优势装备打败,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清朝政权是一个专制政权。可难道当时的日本人民有多少政治权力吗?有人说是因为日本比中国西化,中国西化不够。可日本的西化的精髓到底在哪?有很多种说法,但可以把原因归结到尚武精神上来:日本民族当时的尚武精神极强,而且是举国上下都强,无论贵族与平民,因此,日本皇室的追求也在于武备而不在于花园(日本皇室的这种追求恐怕并非是因为民主制的制衡。另一方面,中国则普遍的缺乏尚武精神,腐败的满清贵族阶层更是早已忘了武备为何物。缺乏尚武精神的结果是有钱也不行,最后被人家抢个精光。缺乏尚武精神,使得中国舍不得花小钱去买军舰,最后只得花大钱去赔款。从投资的角度说,如果当时那笔钱不是投在颐和园上面,而是投在军舰上面,则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这笔钱的回报轻而易举地建一万个颐和园,这就是尚武的经济学。当我们到颐和园散步时,我们不要忘记,如果当时不造这个园子而去买军舰,我们今天很可能已是世界上最富最强的国家,而南京大屠杀什么的多半不会有。 <p>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个地球上现在还幸存的人,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有优秀表现的种族的后代,在战争中表现过于拙劣的种族,很难留下后代。这种说法似乎有点违反“政治正确性” ,但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事实,自然界的一个事实。 1840年前后中国外贸独步世界,最后却让西方列强和日本人抢光了。日本的靖国神社里有山本五十六写在两个螺旋桨叶上的对子:“不自惜身命,龙鲛跃四溟” 。<p>“聪明人”会说,近、现代西方在军事上的强大不是因而是果,是西方文明“开放”、“自由”、“科技发达”,乃至“人道”、“尊重生命”的结果。但这些因,最后还是可以归结到军事强大,从而为本民族、本种族谋得好的生存条件。<br>第一,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能混日子就行,很难在科技、经济,乃至政治制度方面对自己提出高的要求,而没有高的要求,又何能实现高的目标呢?<br>第二,果也可以倒过来为因:譬如近、现代以来,科技发达对于军事强大极为重要,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于军事,以强大的军事来夺取资源,再回过头用于科技,则可是科技进一步发达,这时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军事强大是科技发达之因。 <p>尚武:<br>不是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br>不是要把老百姓吃饭的钱糟践在没用的大炮上<br>(其实就算是糟践在大炮上,也比让中国的暴富阶层糟践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要强)<br>而是要中国人保存多一些刚毅的精神,尚武是个意志平台<br>不是仅仅要求每个人左手拿刀,右手持棍‘雄纠纠,气昂昂’地耍弄一番,除了强身健体,如果我们提倡的尚武是这个样子、这个层次、这个水准,那尚武不提也罢。 <p>尚武<br>是精神指向,它是文化的内核,至少是内核之一,或者说尚武为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意志平台??它是基础,它是底蕴,它是器更是道。 <br>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正如只有航母平台没有飞机,那平台又有何用?反过来,光有飞机,没有平台,飞机何以立足? <p>尚武不只是与战争有关,那是军人们的事,我们大可不必瞎*心,但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风气如何,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军队,很难想象在一个颓废糜烂,腐败成风的社会的基础上,会产生一支雄风锐意如钢似铁的军队。<p>尚武<br>不是拿着大刀片子瞎抡! <br>不是见外国人就杀,不是以拒敌于千里之外为名行闭关锁国之实。 <br>而是现实之下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具有的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和精神基础:<br>是解决民族精神矮化的必要条件,<br>是提高民族竞争力的必要条件,<br>是提高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必要条件,<br>是捍卫中国人生存空间的必要条件。<br>是真正的、扎扎实实的科学技术,<br>不是那些搞花架子的什么“ 知识英雄”、“太极大师”之类,<br>尚武精神来自战争,在战争中搞花架子就意味着堕落、失败和屈辱。 <p>尚武精神<br>意味着不向任何强权低头,不依附于别人,<br>意味着自尊自强,意味着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战胜敌人、<br>意味着除强扶弱。<br>意味着对于自己人的团结和诚实,保持自尊、保持凝聚力,<br>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br>说:西方文明的特点是“争”,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br>中国还发扬这个“和 ”,以其来战胜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br>这样就能“为万世开太平”了。<br>恰似“一被阉者的梦呓”。<p>任何一个可以延续的文明,必然既有“争”的要素,又有“和”的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应该是平衡的。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里面绝对是包含这两个要素的。今人无知,只择其一。就凭这还能指望“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能“为万世开太平”?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真理:你必须首先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争斗中强于对手,你才有资格来批判“ 社会达尔文主义”;否则,你的批判仅仅会被人家看作怯懦而已,因而到头来,绝对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战胜你。形象的说,如果你和一个壮汉打架,你打不过人家,在那里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只是怯懦和滑稽;你至少要和他打一个平手,你才有资格向他提出文明的规则。揭露西方国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质是对的,但妄想中国可以以“和”来劝说别人放弃“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全然是梦呓。如此梦呓下去,21世纪非但不会是“中国世纪 ”,中国人能有多少在21世纪幸存下来都是问题。不管这“万世”是否“太平”,反正是没有中国人的份。 <p>抗美援朝给中国带来了至少50年的和平 <p>有一些研究文章出现,大意是我们不该打这场战争,我们是上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当,否则台湾早拿回来了,跟美国关系早好了,中国早富了。学术研究应该没有禁区,做各方面的探索都是应该的。但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日本教授,是怎么评价中国的抗美援朝的。这位日本教授说:知道吗,中国进军朝鲜之后,你们中国人才在国际上有了地位,中国人才在其他国家人们的眼中站了起来。那些学者们所说的也许都对,但我认为都没有这位日本教授所说的这一点重要。恰恰是因为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英雄们表现出了在战争中中国人也可以是不好惹的,才给我们带来了至少50年的和平。我们必须懂得列强是怎么看问题的。 “邱少云之所以能忍,能成为民族英雄,不仅是因为他做为一个军人有极强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而且因为他做为埋伏的参加者,知道这场埋伏目的和在整个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知道自己的部队的每个战士都与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报国之志,知道整个部队会在即将到来的一刻发起总攻,他的牺牲是整个战役必须付出的代价。 <br>放弃自我防卫能力,引刀自宫,也许可以换取别人不再把你看作是一种威胁,但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任人宰割! 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本事练得和自己的块头相符。对于中国而言,这就有必要在中国人中提倡民族主义,提倡尚武精神。 <p>现在是全人类合作的新时代,军事竞争已经让位给了经济竞争,要说有战争,那也是经济战争了。然而,战争也许会换一种形式,但物种竞争的本质不会改变,所需的高尚品质更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不能用各种形式的武力保卫自己的民族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在这里并没有否定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合作,但与其他民族的合作是以你能否保卫自己为前提的。你能保卫自己,其他民族就会上门来与你合作。你不能保卫自己,如果你弱而小,那倒也罢了,暂时可能先容你口饭吃;但如果你弱而大,本事不大,饭量倒不小,您想会发生什么???<br> <p> <br> <p> <br> <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