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br> <br>体武字(2003)286号<br>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国武术协会单位会员:<br>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剑)推广交流大会的通知》(体武字272号)和《关于举办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通知》(体武字273号)于2003年9月29日下发后,各项筹备工作正按序进行,交流大会(11月21-24日)和培训班(11月24-28日)将如期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请各单位抓紧做好参赛和入学准备工作。现就两活动的有关问题,增发两份补充通知:《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剑)推广交流大会的补充通知》、《关于举办全国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补充通知》,请你们及时转发给下属太极拳组织和爱好者,以便参会和参学人员进行准备。 <br>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br> 二00三年十月三十一日<br> 附件:1、《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剑)推广交流大会的补充通知》<br> 2、《关于举办全国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补充通知》<p><br>附件1:<br>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剑) <br>推广交流大会的补充通知<br>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br>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剑)推广交流大会的通知》(体武字272号)于2003年9月29日下发后,各项筹备工作正按序进行,交流大会(11月21-24日)将如期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请各单位抓紧组织参赛队伍、加强赛前训练。尚未寄交报名表的单位,请于11月8日前寄到(或传真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010-64927457、64947202)和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025-5065056)。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br> 一、大会日程:<br> 11月21日报到,22日、23日比赛、交流活动;24日与离会。<br> 二、报到地址:<br> 徐州市湖北路体育中心(由徐州火车站乘601路公交车即到)<br> 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br> 陈 钢 0516-5826005/传真:0516-5826600<br> 朱 强 0516-5825542<br> 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和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联系方式,请见原通知(体武字272号)。<br> 二00三年十月三十一日<br>附件2:<br>关于举办全国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补充通知<p>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国武术协会单位会员:<br>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关于举办各式太极拳培训班的通知》(体武字273号)于2003年9月29日下发后,各项筹备工作正按序进行,培训班将如期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现就任课教练、培训内容、结业考试、报到地点等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请你们及时转发给下属太极拳组织和爱好者,以便已报名的同志抓紧作好入学准备,欲参加而未报名者抓紧报名。 <br> 一、时间: <br> 11月24日报到;25-27日3天培训和结业考试;28日离班。<br> 二、报到地点:<br> 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号徐州师范大学(本部)招待所<br> (由徐州火车站乘2、11、19、20路等公交车均可到达)<br> 三、结业考试<br> 凡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由中国武术协会发给培训班结业证书。<br> 四、学习内容及分班:<br> 本次培训班按培训内容分为8个班,请在报名表"学习内容"栏填写参加班名。8个班名为:1、陈式传统太极拳班,2、杨式传统太极拳班,3、吴式传统太极拳班,4、孙式传统太极拳班,5、武式传统太极拳班,6、和式传统太极拳班,7、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8、吴孙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br> 五、各式太极拳培训班教练及培训内容简介<br> 1、陈式传统太极拳班<br> 陈式传统太极拳班由陈沛菊任教练。<br> 陈沛菊教练,女,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教练员,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现任河南省武术馆陈式太极拳教练、河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武术科科长。<br> 陈沛菊自幼随父亲陈立宪、姑母陈立清习练家传陈氏太极拳小架,并得到了十七世宗师陈椿元等老一辈名手的亲自教授,系统学习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理论及拳术、器械、推手技法。后又考入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深造。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太极拳、剑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三次蝉联全国太极拳、剑比赛的陈氏太极拳冠军。多次担任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的裁判员、裁判长工作。在她培养学生中,有多人次获全国及省级比赛的冠、亚军。 <br> 陈沛菊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和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 2、杨式传统太极拳班<br> 杨式传统太极拳班由崔仲三任教练。<br> 崔仲三教练,生于1948年,北京市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现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br>崔仲三自幼年起就随祖父崔立志(号毅士,世以号行)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崔毅士是杨澄甫宗师之入门弟子、杨氏太极拳在北京的主要传人之一。崔仲三秉承家传,继承了崔毅士先生传留的太极拳技法。崔仲三自1957年首次获太极拳青少年组冠军起,多次参加各种规模的太极拳比赛, 1985-1986年连续两届北京市武术赛太极拳冠军、1986年获全国太极拳剑比赛太极剑亚军并任北京代表队教练。多次应邀参与全国和国际性太极拳活动,担任裁判、教练、杨氏太极拳导师,或参与名家表演。多次荣获优秀太极拳辅导员称号。崔仲三著有《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太极刀》、《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等专著。同时录制《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入门讲座》等教学光盘。<br> 崔仲三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杨式太极拳(108式)传统套路和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br> 3、吴式传统太极拳班<br> 吴式传统太极拳班由马海龙任教练。<br> 马海龙教练,满族,祖籍北京市,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上海市鉴泉太极拳社社长。<br> 马海龙教练自幼随外公吴鉴泉习练吴式太极拳,后随母亲吴英华和父亲马岳梁继续深造,兼得吴公仪、赵寿村指教,系统掌握了吴式太极拳械技理。马海龙于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以医为业,以武为好。武医结合,多有发悟。20世纪90年代后,致力于吴式太极拳的研究与传播。多次应邀出席全国和国际性太极拳活动,表演吴式太极拳、剑,讲授吴式太极拳技法。近年汇集讲稿,出版了专著《太极本义》。<br> 马海龙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吴式太极拳(89式)传统套路,介绍吴式太极拳简化套路。<p> 4、孙式传统太极拳班<br> 孙式传统太极拳班由孙永田任教练。<br> 孙永田教练,祖籍河北省沧州,194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兼任北京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会长孙剑云,已故)主持会务。<br> 孙永田教练自幼酷爱武术,曾习练过长拳、唐拳和中国式摔跤等多种武技,后从孙剑云老师学习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家传技艺,并协助孙剑云老师整理出版了《孙禄堂武学录》、《孙式太极拳诠真》等著作。在研习和推广孙式太极拳过程中,孙永田多有心得和建树,得孙剑云老师器重。他曾多次应邀在中国武术协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举办的各种联谊会、演武大会上表演孙式太极拳,多次评为"北京市优秀武术辅导员"。由他组织训练的孙式太极拳代表队在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上获得集体特等奖,在近年北京市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囊括了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比赛的前六名。 <br> 孙永田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孙式太极拳(97式)传统套路,介绍孙式太极拳简化套路。 <p> 5、武式传统太极拳班<br> 武式太极拳班由乔松茂任教练。<br> 乔松茂教练,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现任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邯郸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br> 武式太极拳创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其甥李亦畬尽得其传,并将武禹襄遗文,益以已作,编成《太极拳谱》广传于世。乔松茂自1972年随李亦畬之侄曾孙李锦藩习练武式太极拳。诚心求艺20年,多有体悟。曾多次应邀出席太极拳联谊会、年会、健康大会等国际性太极拳活动,参与太极拳名家表演和讲学。常在《中华武术》等杂志上发表武式太极拳专文,出版有传统武式太极拳、剑、大杆、打手录像带和VCD教学片。<br> 乔松茂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武式太极拳(85式)传统套路,介绍武式太极拳简化套路。 <p> 6、和式传统太极拳班<br> 和式太极拳班由和有禄任教练。<br> 和有禄教练,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现任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漯河市和式太极拳推广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br> 和式太极拳源自陈清萍的弟子和兆元(1810----1890),经其孙和庆喜广传开来。目前流传的赵堡太极拳,多可溯其师承至和庆喜。和有禄自幼随父和士英(庆喜侄孙)习练太极拳,并得多位前辈和兄长指授,对和式太极拳进行了系统的研习和整理。1988年后曾数次参加或率队参加了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武当武术大赛,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等赛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曾多次作为和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应邀参与大型太极拳活动的名家演示。近年来,他在各地广传拳艺的同时,还在多家武术专门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和式太极拳专文,并出版了专著《和式太极拳谱》和VCD教学片。<br> 和有禄教练将在这次培训班中,传授和式太极拳(72式)传统套路,介绍和式太极拳简化套路。 <p> 7、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 <br> 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由杨丽、陈沛菊、崔仲三任教练。<br> 杨丽教练,女,1956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副教授。擅长太极拳。曾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被教育部列为访问学者访问意大利,并先后两次应邀赴意大利执教。还被选入中国武术代表队,出访埃及、土耳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武术重大赛事的执裁和裁判长工作。著有《杨式太极扇(81式)》、《看图学太极--杨式太极扇(73式)》等多部著作。<br> 陈沛菊和崔仲三教练(见前文)<p> 8、吴孙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 <br> 吴孙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班由王建华、洪丽任教练。<br> 王建华教练,1956年8月4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武术协会会长。中央国家机关太极拳协会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宝钢奖"获。多次应邀参与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活动的教学和裁判工作,曾赴日本、加拿大等国进行以太极拳为主的武术讲学和教学训练工作,著有《太极拳、太极剑学练500问》、《陈式太极拳提高捷径》等多种专著。<br> 洪丽教练,女,满族,1958年生于辽宁。辽宁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武术协会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裁判。洪丽爱好太极拳,后随乔松茂习练武式太极拳。曾多次在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活动武式太极拳比赛中获得冠军和一等奖。曾参加中国武术协会组织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创编工作。著有《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p><br> 六、联系方式:<br>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一号)<br> 邮编:100101 <br> 联系人:康戈武、王凯 <br> 电话/传真:010-64927457、64947202<br> 2、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报到地址)<br> 联系人:朱永光<br> 电 话:0516-3403575<p> 二00三年十月三十一 日<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