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 发表于 2025-6-27 10:23:25

银龄展风采 太极传友谊——辽宁鲅鱼圈老年大学赴俄演绎太极神韵促民间友谊

  2025年6月,初夏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阳光和煦,微风轻拂。中国辽宁省鲅鱼圈区老年大学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洪刚带队一行20人远赴异国,参加“2025年黑河市第五届老年文化交流暨银铃共话中俄情”中俄老年文化交流活动。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团队,以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刚柔并济的太极剑,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用一场跨越国界的“银龄对话”,谱写了中俄民间友谊的新篇章。
https://player.youku.com/embed/XNjQ4MDAyNTc0OA==
  一动一静皆太极,一阴一阳谓之道  在"银铃共话中俄情"演出的高潮环节,鲅鱼圈区老年大学太极一班的赵晓霞老师携弟子葛世满、温丽秋带来的陈氏太极拳剑组合表演,恰如《太极拳论》所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成为了整场演出最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随着古朴悠远的音乐声响起,赵晓霞老师身着素白太极服缓步入场,恍若《庄子》所云:"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赵晓霞老师居中而立,两位弟子分列左右,三人同时抱拳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尽显"礼之用,和为贵"的大家风范。音乐一转,三人同步起势,动作如行云流水,却又暗含劲力,正应了《太极拳谱》中"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的要诀。  赵晓霞老师表演的陈氏太极拳每一个转身都带动衣袂翩飞,恰似李白诗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意境。掩手肱拳"松活弹抖,“金刚捣碓”力压山河,气贯长虹。将陈氏太极拳"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缠丝劲表现得淋漓尽致。  剑光如水照乾坤  葛世满,温丽秋表演的陈氏太极剑剑随身走,寒光点点,令人想起杜甫"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剑器行。拳剑交错间,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惊叹。最后收势时,三人同时收功,定格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恰如王维诗中所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意境,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演出结束后,黑河市电视台记者专程采访了赵晓霞老师。"通过太极拳,我们想让俄罗斯朋友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赵老师面对镜头从容说道"这次来到布什我学到了很多,这里的老年人热情奔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看到这么多外国友人喜欢太极拳,我特别欣慰。这证明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当记者问及教学心得时,赵老师深情地看向两位弟子:"世满和丽秋跟随我学习太极已有八年,他们今天的表现让我非常自豪。《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老年大学,我们不仅是传授技艺,更是在传承一种生活态度。"葛世满补充道:"赵老师常说'拳练千遍,其义自现',这份坚持正是《道德经》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太极精神真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此次表演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是在21个表演中荣获了优秀表演奖。并通过黑河市电视台的报道传回了国内。许多观众致电电视台,表示被这场跨国的文化交流所感动。正如赵晓霞老师在采访后引用张九龄诗句所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们这些银发老人,愿意做中俄友谊的桥梁,让太极文化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场精彩的太极表演,不仅展现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中华传统武术精髓,更见证了中俄两国人民"以武会友,以文载道"的深厚情谊。赵晓霞师生三人的身影,已然成为此次交流活动最亮丽的文化名片,恰如苏轼《定风波》中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文化交流的盛会上,太极成为了连接中俄人民心灵的纽带。  观拳势如伏尔加奔涌,悟拳理似长江悠长。愿两国文化如太极阴阳,相生相济;友谊似松柏,历久长青。  愿诸君携此缘,续新篇!责编:小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龄展风采 太极传友谊——辽宁鲅鱼圈老年大学赴俄演绎太极神韵促民间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