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网九七零一 发表于 2019-12-28 11:21:42

方长生:教拳授艺 其乐无穷

201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去武术家方长生家里探望,让我深深感动:就在去医院动大手术之前,他仍然在小区教学员练武;动好手术回家最牵挂的是,精武会明年将举行110年庆典。方长生老师是我最尊敬的武术家之一,他因为50多年之前当运动员时,手提春秋大刀打旋子时不慎摔伤,老伤近来复发影响了正常生活只能动了手术。
15岁当武术老师               
方长生谈起了武术生涯依然历历在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体育学院开办函授学习班,招收了一批本市在职中学体育教师,需要学习一门必修课程——武术。但当时体院专职武术老师奇缺,15岁的方长生也被选中走马上任,面对的都是20、30岁以上的中学教师作为学生听课。第一次上课,他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示范教学,像模像样。那时教学是初级长拳第一路和第二路,首场上课就获得成功,得到领导和学员首肯。学习班结业典礼上,几个学员拉着小方老师一起合影,小方的幸福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1966年初夏,方长生于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毕业,当时全国开展文革,毕业生推迟分配,直到次年初冬,他才到当时的南市区一所中学当体育老师。许多学生听说他是体院武术系毕业都表示愿意学武术。经过仔细观察,除少数品质较差的学生外,小方老师对其余近10人开始了武术教学,先教他们练习武术基本功,然后练习潭腿、功力拳、散拳等精武传统套路,有的学生还学习了刀术、剑术及九节鞭。经过刻苦练习,他们基本上掌握了武术基本功和初级套路。大约一年多后,他们先后初中毕业,分配到工厂和农场。学生金纪民习武最刻苦,常常清晨5时多就等在小方老师家门口出来学武,中学毕业去江西农村插队,以后到华师大求学,毕业后分到南市区任中学教师。还有一个叫汤致军是73届学生,他虽跟方老师习武时间不长,但很认真,毕业分配去纺织厂工作,后来担任了厂干部。半年多前,经过几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方老师,师生又重聚了。


文革后百废待兴,全国各行各业逐步走向正规,教育事业也恢复到正常,1978年方老师由南市中学被调入上海教育学院体育系任专职武术教师。那时的教学对象也由中学生转变成在职的中学体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从无接触过武术,而年龄差别大,从20岁出头到年近花甲。对方老师而言,教学难度也较大,如何使他们都能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主要是武术基础理论,基本动作和初级套路)完成教学内容,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就更加认真钻研教材,逐步找出一套适合在职成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年不断实践,他采用培养兴趣、由浅入深,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示范为主,主要是对一些复杂繁难的动作运用完整与分解教学法,并多加鼓励和表扬,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诚然,严格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误人子弟一直是方长生的为师宗旨,宁可被学员恨,也绝不马马虎虎!在教育学院毕业的学员中,有不少人成了学校的骨干,他们有的评为先进教师。还有还当上市劳动模范。方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1998年,上海教育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方长生在华师大体育系任武术教师,那时专职武术教师不多,仅四、五人,教学任务繁重,他不但要给体育系的学生上课,还给其他系科的学生上公体课。相对而言,体育系学生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比较容易掌握武术技术动作,较快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公体课的学生,虽然很喜爱武术,但他(她)们中差异较大,运动技能有好有坏,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方老师就尽量设法让一些后进的学生也能学会武术动作,主要是不厌其烦地慢速示范,并结合讲解技术要点和注意点,最终完成学业顺利过关。电子系学生徐奕斐虽已毕业十多年,但他仍酷爱武术,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武术锻炼,并参加了上海精武体育会。方老师在上海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还教了不少外国留学生。教育学院的留学生都是日本各地的,主要学习太极拳,而华师大的留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国,他先后教过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美国、德国、意大利、前南斯拉夫、法国、瑞士、加拿大等等的留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除了太极拳外,还有长拳、剑术及擒拿格斗动作。通过教学,这些留学生学习了中华武术和中国民族文化,还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在1972——1976年期间,方老师曾在中国福利会市少年宫担任武术队教练,少年宫武术队有十多人,他们来自于市区各小学武术爱好者,每周二次活动,除了正常练习外,主要任务是接待世界各国的外宾,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因此在平时练习时,方教练不仅要求他们动作规范、姿势优美,更强调精神面貌,注意形象,突现中国少年朝气活泼,令人可爱。在四年期间,他们共接待了扎伊尔(现刚果(金))、秘鲁、菲律宾、日本、朝鲜、法国等国家的总统、总理等贵宾。有一次,罗马尼亚艺术代表团来少年宫参观访问,一位著名男芭蕾舞艺术家在观看少年宫武术队小朋友表演后,即对武术有了浓厚兴趣,并表示想学习几个动作,于是方教练教他练习腾空飞脚时,却发生了点意外,因他穿了一条紧身喇叭裤,在用力起跳时把裤子搞裂了,可他却丝毫不知,还继续练习,在做了四五次后,裤缝越来越大,才停止练习,也引得大家暗暗发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著名武术运动员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公映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同样,上海的青少年中出现了武术热,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间也常常打打闹闹。那时《为了孩子》编辑经蔡鸿祥老师(时任体育宫教练)介绍找到我,要我编一套适合幼儿小朋友的拳术,让他们练习。方老师编了简短的《幼儿小花拳》在《为了孩子》上发表,并在常熟路幼儿园试教。这些小朋友非常喜欢习武,每当方教练走进操场去教他们时,他们个个欢呼雀跃,高声呼叫:“方老师!方老师!”在做动作时也相当认真。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家长也很满意,方长生也感到非常愉悦。
方长生5岁留影习武七十春秋                     
方长生5岁由父亲方如云教习基本功、潭腿、功力拳,7岁随精武体育总会查拳名家李龙彪习查拳、查刀,11岁拜精武会少林名家王凤岗(精武会四大名家之首赵连和得意高足)为师,学习少林拳、节拳、散拳、杀手掌、卧地炮、醉拳、三光剑、八仙剑、武松刀、醉酒刀、抱月刀、二郎棍、夜战枪、双刀、龙凤双剑、棋盘大刀、串子、合战、空手夺刀、匕首进单刀、三节棍进枪等优秀传统套路及自选拳、刀、枪、剑、棍套路。1958年后,他还去中华武术会跟查拳名家王凤章学查拳,向冯祥瑞学武松脱铐,期间也经常得到南拳名家郑起亨的热心指导。他于1959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预科,1962年直升本科,向华拳名家蔡龙云学习华拳、太极十三剑、锁口枪、双钩、风摩对棍、拐子刀进枪及规定拳术等,期间还向著名爱国武术家王子平女儿王菊蓉学习青龙剑,向唐昌齐学习奇门剑、春秋大刀、朴刀进枪等,向许金民学习南拳。大学毕业工作后,他还向胡洪学习龙形剑,向裴锡荣学习形意八卦散手。当时在闸北区中心小学读三年级时在“六·一儿童节”庆祝会上首次表演查刀不怯场,以后又报名第一次参加市武术比赛,在男女成人组与少年组里,他的少林拳和三光剑总分列少年组第15名。
他在1959年秋进入上海体育学院预科、1962年直升本科到1967年本科毕业期间,数十次到工厂、农村、部队为工农兵表演,最多的是在体院为来访的外宾表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前苏联代表团常到体院参观访问,我们武术专业的学生也经常表演。他曾多次代表上海体院武术队参加上海市武术比赛,并取得了拳术(伏虎拳)刀术(入云刀)第五名的好成绩。他即使在繁忙的长期教学中仍未停止武术练习,刻苦钻研武艺,如今虽然年已古稀,由于腰疾几十年未愈,习武运动量大幅减少,但是只要有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登门来访,他就向他们传授杀手掌、三光剑精武套路等项目,努力为弘扬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与精武结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方长生就由父亲方如云带去上海精武体育会向查拳名家李龙彪习武,至今七十年了,他对精武始终有着深厚感情。方长生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可以说是精武的老师让我最初懂得武术,并从此喜爱武术,习武教学成为我的终生事业。”


1956年暑假,他在上海精武体育会随恩师“单刀王”王凤岗习武,在恩师辛勤培育下,为他的武术技艺打下扎实基础。以后他首次参加市武术比赛就取得好成绩,次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预科(当年全市考生近千,他被录取很幸运)。是精武会老师辛勤耕耘,诲人不倦,谆谆指导,才让他不断取得成果。恩师王凤岗被聘为江苏省武术队首任总教练,每年回沪探亲或率队来沪比赛,他均要去拜访恩师,并趁机求教。那几年,他向恩师学习了龙凤双剑,棋盘大刀,醉拳,双刀,三节棍进枪,匕首进单刀等传统套路及刀、枪、剑、棍、拳术等自选套路,其中许多武术套路也是他经常表演和比赛的套路,而自选拳(伏虎拳)是他于1995年在北京晋级国家级裁判时练习的套路。至今令人难忘的是,他在恩师家中学习龙凤双剑的情景,那时恩师四口之家却艰难地生活在南市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二层阁楼里,光线暗,空气混,且人直立头要碰到天花板。就是在简陋的环境下,恩师和他各手执一双筷子,向他传授龙凤双剑。恩师王凤岗是蜚声武坛,德艺双馨的全能武术家,为我国的武术事业、为精武作出重大的贡献,可惜的是王老师长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65年11月仙逝。岁月流逝,整整五十多年过去了,恩师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方长生眼前,恩重如山的师生情,让方长生永远铭记于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体委武术处组织了全国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上海武术院也要求全市各武术团体和个人搞好挖整工作。上海精武也积极参与,当时包括父亲方如云和方长生在内20多人,对60多套精武传统套路进行全面挖掘整理,详细编写动作名称和说明,其中有潭腿、功力拳、节拳、大战、合战、接潭腿(潭腿对练)、杀手掌、八卦刀、五虎枪、群羊棍、八仙剑、霍氏连手拳(迷踪拳)等。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上交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并受到了表彰奖励。同一时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武会的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82、1984年先后举办了纪念建会73周年、75周年庆祝大会。很多老会员在会上表演了精武优秀传统套路,方长生也表演了三光剑、武松刀。1989年召开了精武会员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成员,方长生也当选为理事,之后连任四届理事。期间,方长生积极献计献策,为精武事业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
在1990年9月8日首届精武国际武术邀请赛在沪隆重举行,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及中国广州、佛山、天津和余姚共13个代表团136人参加,1992、1994年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第三届,1996年在广州举行第四届(后改名为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1998年在马来西亚怡保举办第五届。方长生均参加精武盛会,除第二届是作为运动员参加外(获得了1金1银1铜的成绩),其余都任大会比赛的裁判长。2008年又在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届精武武术文化大会,方长生担任武术副总裁判。2010年成立精武传统武术研究中心,方长生任主任。在对精武传统武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时,方长生主任撰写了《功力拳》、《三光剑》、《武松刀》、《杀手掌》等武术文章。前几年,上海精武会举办精武套路学习班,方长生向中外学员传授三光剑,得到大家的首肯。方长生于2015年被授予《精武之家》荣誉称号。回顾往事,方长生对精武会情深意长,他说:“发扬精武精神,传承与发扬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将继续努力,永不停步!”。

原文作者:钱承飞本站编辑:杜佳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方长生:教拳授艺 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