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马虹精神 弘扬太极文化——马虹传人常向青率弟子陈家沟寻根拜祖
2019年8月14日上午,向青太极武馆在陈家沟举行了寻根拜祖活动。本次活动由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一代太极宗师马虹老师的得意弟子常向青带队,众位弟子跟随,走进太极拳发源地,向各位陈氏太极先人进行祭拜,感念先祖创拳之辛劳,缅怀先师传拳之恩德。早上七点,向青太极武馆众人在当地导游的指引下,参观陈家沟,太极人心念已久的圣地,我们终于来到了这里!首先来到太极大师杨露禅学拳处。杨露禅大师学拳处坐落在青峰岭下,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陈家沟三千人口,人人习武,村子里武馆比比皆是,每一条街道的名字都有来历,大街上的宣传画、雕塑等,也都与太极有关。陈家沟太极拳发源地,是多少练陈氏太极拳人心中的圣地。穿过这个西牌坊往里走,便可以到达陈氏太极宗祠。道路尽头的东牌坊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村中最大的武校太极拳宗祠宗祠门口的两种太极八卦图和飞虎造型的镇门兽。进入宗祠,大家认真听导游讲解。长廊里有历代太极拳宗师的碑碣,碑碣上刻有历代宗师的简介,这是中外太极拳爱好者为纪念太极宗师们的所镌立的。第一座大殿叫拳谱堂,拳谱堂是太极拳祖祠的主要建筑,该堂坐北朝南,堂前有太极拳始祖陈王廷铜像,左右两侧分别矗立着“武”“德”两通青石碑。大殿正中央竖立着八面经幢,正面墙上是太极演武图,大殿左右陈列着太极拳械兵器,东西两侧山墙上是太极拳套路壁画。
https://v.qq.com/x/page/r0914g5mq5v.html在常向青师父的带领下,众弟子向各位太极先人烧香、鞠躬、叩首,以表敬意。https://v.qq.com/x/page/p0914lqion0.htmlhttps://v.qq.com/x/page/k09144epz5q.html
习练一小段太极拳,向先人致敬,感谢先辈们的创拳、传拳之恩。拳谱堂耀武殿扬德殿祖师堂祖师堂里,供奉着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和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大师的排位和塑像,是陈氏后人及太极拳子弟的必拜之地。这“太极阴阳石”是一块纯天然的玉石,此石为南阳玉石,看似一分为二,实则浑然一体。太极拳祖林亦为陈氏祖林,陈氏先祖陈卜、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及历代太极拳名师的墓寝皆安于此。整个祖林碑石林立,苍松翠柏,是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寻根问祖、祭祀拜谒的重要场所。拳阶三重门代表了太极拳习练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招熟、懂劲和神明。这也标明太极拳的习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事情。
台极十三式雕塑区,展示的是太极拳的八种手法劲路和五种步法,暗示太极十三式脚踏五行,手舞八卦,展现了人和大自然的相融相通、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太极演武场位于太极拳文化园内,竹林掩映,琴声裏袭,高山流水,拳影绰绰。陈家沟景区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参与性,特推出太极拳、械及推手的武术表演供游客免费观看。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太极拳专题博物馆,也是第一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展览线长1000余米。整个建筑采取了“外阁内馆”的格局:外观是一座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八角形五层阁式建筑,里面则是博物馆,共分五层,下边四层分别以两仪堂、四象堂、文修堂、三省堂命名。馆内展示着太极拳从孕育、产生、衍变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资料和文物器具。太极广场演绎了太极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同时该广场的太极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太极图。拳友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太极拳祖祠。
在沟口的国道旁,有一组陈家沟主题雕塑。过了雕塑,就彻底告别了陈家沟风景区,踏上了回同的归程。
在陈家沟村委会以及陈家沟众多父老乡亲的对此次寻根拜祖活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太极网对此次活动的全程关注,常向青师父要求弟子们通过此次的活动,要感恩历代先师的创拳传拳之恩德,断续秉承先师马虹的太极精神,弘扬太极文化,造福人类社会,为太极拳事业的蓬勃发展奋斗终生。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陈家沟,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有令人敬仰的陈式太极拳历代宗师纪念馆,有享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大师学拳处。自1992年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举办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感受博大精深太极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沟景区已成为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及游客心中的太极圣地。
编辑:太极网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