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网九七零三 发表于 2019-7-31 14:52:43

文武全才的隐世太极儒者——涂宗仁

不求名、不争利,志切授徒学武的涂宗仁
一个七十余岁,练习了杨式、陈式太极五十多年的武术家,竟是那么温文尔雅,说话不疾不徐,不卑不亢,与其说他是武术家,却更像个学者和老师,文质彬彬,很有修养的人,堪称文武双全的儒将!他就是名明武术界的涂宗仁老师。

原来涂老师还是个针灸师和画家、书法家。涂先生的中国水墨画,真不亚于齐白石、张大千。非故意吹捧,笔者不懂画画,但对摄影、构图、色彩、光暗、寓意等,还是略知一、二的。
涂老师是隐世高人,淡泊名利,从他的谈话可以知道。他对那些醉心名利的人的评语是:江湖味重!但他亦不会开罪他们,人各有志嘛!擅长武术且习陈式太极拳有近半世纪的他说:「陈氏太极拳有许多的诀窍和细緻点是大家所忽略的,所以传下来的是照样画葫芦而越走越偏远,也因此演变成今日的花俏练法,但这种花俏的动作在实战的场合反而用不出来,和有所衝突与阻碍,而且更无法直接对我们人体的健康不大。而今呢,我虽非直接出自陈家沟,但所学的是纯正的练法和我本身的领悟,所以我如今还健步如飞,身躯灵活和弹跳自如,且拳脚出击虎虎生风 刚猛快速有力,如此来说,是谁才真正的太极拳的神功获益者呢?」

笔者看了涂宗仁老师发来的三、四套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及二路的表演,十分纯熟是肯定的,演示时气定神閒,快慢相间,富节奏感,发劲快如闪电,可谓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功力深厚,真是非一般人望尘可莫及!那是半个世纪的潜修呀!

涂老师是先练杨氏太极有年,再改练陈氏太极。以下是他对杨氏太极的见解:「以我认知如完全以柔慢动作来诠释拳法应该称为柔拳较合适,因为太极的含义就是阴阳、刚柔、快慢,先师杜毓泽宗师的尊翁杜严(清末进士,官拜翰林大学士)在陈鑫所著的太极拳图说写了如下的序言:动静交相养,阴阳得其平。真是相当得体的注解。若纯柔和慢,练久了会有变成与世无争,不思进取,心态方面会慢慢的消沉甚至想遗世而登天,可能吗?这是我的浅见,尚请匡正。我没有,但据我所知练久了会有与世无争的感觉,同时也因平常练习惯了,无形之中,行动上会缓慢一些。」

杨氏太极拳主柔和慢,对养生也不错,涂老师认为,陈氏太极拳有刚柔相济和快慢相间,对于训练体能,养生和防身自卫更符合太极的诠释和意义。查涂宗仁老师是陈式太极笫十代传人,出生于1944年,76岁。是2011年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太极百大名家,国际针灸师和书画家。经两岸多次交流,涂老师认为真正太极行拳后汗流夹背而气不喘。以中医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汗温润于背后脊椎命门穴和两侧膀胱经是一大好事。和涂老师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接触,已见识不少,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感觉,眼界大开!顿使笔者想起两句话:乱世出英雄,高手在民间。

三国时,曹操亦隐居民间,他只想: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待天下安,仍出仕耳。然不能得如意,徵为典军校尉。从此成就日后的霸业。诸葛亮同样隐居隆中,待刘备三顾草芦,成就日后三分天下局面。如果天下太平,这些人宁愿悠閒度日,淡泊名利。涂老师就是这样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美妙!涂老师每天练练太极,教教学生,写写书法,作作画,閒来访友,或与家人旅游,不求名,不争利,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羡煞旁人也!

笔者非胡乱吹捧,老师的与世无争,律己以严,对人生世事的看法,处处显示是个大智慧的人,真令后辈望尘莫及也!
文|刘树华责编:太极网小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武全才的隐世太极儒者——涂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