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 发表于 2019-3-5 14:32:48

邢强太极进校园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娃娃抓起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拳术,“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清朝乾隆年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正式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作为中华武术的特色项目,太极拳提倡的修德、练意、养气、由内达外、身心相印的理念,对增强体魄、磨炼意志、提高修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太极拳,传统观念认为,这属于中老年人进行的项目,但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儿阶段是练习武术的最佳时机。对于成长阶段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极拳更能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坎坷挫折,更加从容面对,不会被现实中的困难轻易击倒。

儿童阶段,有些小孩调皮捣蛋,意外频出,总会让老师和家长揪心,可想让他们调整,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太极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仅讲究武术,而且讲究武德,无疑成为最合适这一阶段儿童的首选体育项目。太极拳可以培养少儿平和谦让,知行合一的道理,对今后学习成绩的提高,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儿童坚持练习太极拳,还会增强动作时间的知觉,肌肉用力感、动作的方位感,协调能力等,好处不言自明。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儿,太极拳训练可以刺激骨骼生长,通过刺激骨膜外成骨细胞,增加骨皮质的厚度和密度,练习时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拉长并具有弹性,使动作幅度增大,并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符合应力的作用方向。通过各肌肉、关节的科学运动,强化其内脏各器官系统。由于太极拳运动对发展机体的柔韧素质也具有良好的影响,关节活动的范围会大大增加,会进一步促进身高生长。

二、太极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需要全身各部位都参与活动的发生和变化,改善机能。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横膜的运动可以起到按摩内脏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呼吸运动密切配合是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使肺部扩张明显,加大吸氧量,长期练习太极可提高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另一方面,胸腔内部静脉压力降低,有利于静脉回流。虽然儿童少年的最大摄氧量和负氧量的能力均低于成年人,但经过系统训练后,机体在无氧条件下运动能力会得到提高,运动后恢复的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有氧代谢能力也将得到了改善。

三、由于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各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受到严格的训练,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的皮质下中枢之间与协调关系,在做武术训练时,运动要快而有力,运作之间转换迅速而轻松,因此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但可以改善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而且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强度的均衡性和灵活性。

四、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少年儿童的骨质硬度小,韧性大,虽然不易骨折,但容易弯曲和变形,通过太极拳的系统训练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帮助孩子身高的发育。

五、少年儿童练习太极拳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对外界刺激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可以提早开发大脑,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

由于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女孩子发育相对早些,因此,练习太极拳的年龄可以提早到5至6岁最佳。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喊出了时代的呼声。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根植于中华大地,产生于历史,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无论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是在普通百姓社区,太极拳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提到了“弘扬国粹和全民健身”对中国国民的重要性。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其和谐包容、刚柔相济的思想,对涵养学生品格心性,奠基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古英雄出少年”,作为成长阶段的青少儿,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铸就健康体魄的崇高使命。

教练介绍:邢强:北京市武术协会理事、北京市武术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民功夫网、全民功夫俱乐部创始人、天元太极社成员;陈氏太极拳资深教练,师承陈氏太极第十二代传人杜德平老师;自幼练习武术,中国武术六段,曾经担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中央领导人警卫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带一路太极总教练;北京丰台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幼儿园非遗太极拳教练;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在库专家;社区太极拳公益教练;北京市市政府外事办海外领事保护防身教学视频教练。联系方式:18511600702责任编辑:太极网小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邢强太极进校园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