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l369 发表于 2003-5-26 12:06:00

[转帖]第六章 推手法则

第六章 推手法则 <p>太极推手是甲乙双方处于对等地位,进行互攻互守,目的虽在战胜对方,然非 <br>敌我斗争,而是同门之间互作技术研究,冀理论实践相结合,用以锻炼手法、身法 <br>与腿法。也即是锻炼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一升一降、一沉一浮、一屈 <br>一伸、一开一合与劲走圆圈之功夫。 <br>推手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谓之“问”,被动谓之“答”。彼有所问,我必 <br>“听”而后“答”,主动采取各种方法进攻,背动者亦采取各种方法以系重心,一 <br>攻一守、一问一答,时而反守为攻,反答为问。以意探之,以劲问之,矣*其答复 <br>,再听虚实,若问而不答,则可进而击之,若有所答,则须听其动静之缓急及进退 <br>之方向,始能辨其虚实。 <br>互作攻守之时,平面进退状如波浪,有起有伏;立体升降则如螺旋转动,旋上 <br>旋下作弹性伸缩;圆圈方位分横圈、纵圈与平圈三种,横圈是上下旋转,纵圈是前 <br>后旋转,平圈是左右旋转,再加一种 比 旋转,用之于周身,就如一颗九曲球,令 <br>对方感到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br>太极拳讲究阴阳,说对待,论动静。何谓阴阳、对待与动静?则由推手实践中 <br>体会得来。当双方对立而未有任何动作是谓静态,阴阳未分。挨*一方拟有所动而 <br>在将展未展之际,谓之动机。静态象征太极,一动则阴阳已分。由无而有,互相对 <br>待,一理二气,四象八卦种种变化随之而生。动者为阳,静者为阴;阳主攻,阴主 <br>守;阳以进为长,阴以退为消;阳以变为开,阴以化为合。进退伸缩,盼顾旋转尽 <br>在变化之中矣。 <br>太极推手有不动步推手,进退步推手。大履步步法于九宫步步法等多种。不动 <br>步推手谓之四正,进退步推手谓之四隅,大履步步法又名八门五步。八门者,四正 <br>方四斜方,五步者,上三步退两步。九宫步步法所走方位与儿童学习书法之九宫格 <br>同,甲乙双方各进退四步,二人互踏中央戊己土。太极拳步法均按五行、八卦、九 <br>宫步法变化,其他如川字步、丁字步、八字步、弓腿、坐腿、骑马势全在其中。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第六章 推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