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网九七零三 发表于 2018-10-26 09:53:12

“太极之乡”永年广府镇小纪——来自瑞士的武式太极拳传人粱定远

广府镇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 。今天广府镇有“古城,水城,太极城”三个称号。首先,广府镇是中国北方平原的中心,也是河北-河南与山西-山东的连接地区。这个地区从汉朝一直到清朝末期成为各种"叛乱的温床"。至今,去广府镇的游客可以游览它雄伟的防御墙以及它所保护的古城。其次,永年县在 “黄河的冲积平原”。为了控制水流和灌溉农田,广府镇附近的农村挖掘了许多池塘,筑成水利灌溉系统,加上广府镇的护城河,所以这个地方今天被称为“水城”。最后,广府镇是杨氏和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和武禹襄大师的故乡。他们所创造的拳法从19世纪后期到今天发展到全世界的各个地区,两位大师享誉全球,所以今天广府镇也称为“太极城”。
粱定远(左)与孙建国大师合影我2006年读汉学本科课程中在北京体育大学留学了一年并学习了24式简化太极拳。此后,我一直对该拳法感兴趣。读研究生的过程中,我开始研究“武术学”这一广泛学术并集中讨论关于民间话语和官方机构话语所存在的差异。2018年8月,我在广府镇进行了民族志调查。这项调查是我在日内瓦大学进行博士研究的一部分,并由孔子学院资助。通过这项调查,我想了解国家重新定义在民间流传的太极拳,并将其转化为面向体育的练习和表现方式的过程。参观武禹襄故居时,我有幸见到了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孙建国老师,他耐心地和我分享了他对太极拳的心得。尽管受到国家媒体的热情邀请(在我们见面的那天,海南电视台正拍摄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他还是花了很长时间向我介绍武氏太极拳的特点。能与这样一位慷慨睿智的老师交流,真是一种荣幸。


粱定远(左)与孙建国大师合影
广府镇,是孙建国大师的家乡,也被称为“太极之乡”。每天清晨,数十名当地人在古城周围的高墙上练习太极拳。据当地体育局统计,广府镇大约有25所太极拳学校,每所学校都有50到100名当地学生。在治理上,太极拳已经成为该地旅游业的一个营销热点。在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中,太极拳招式及其相关论述已经商品化。自2006年以来,几大的太极拳传统门派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注入了新的象征意义。这些招式动作及其表现方式成为了“反映中华民族价值观和精神” 的文化商品。
孙建国大师指导粱定远这一过程发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利用大众文化” 的战略中。这一文化政策将流行的做法标准化,使之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共享的、政治正确的形式。1958以来,中国武术协会大力推广与武术相关的体育项目,同时取缔了所标记为“封建迷信”或“宗派门户争斗”的内容。因此,当局通过“现代”视角重塑武术,通过设置比赛规则和赛前身体训练(热身运动、体操运动的概念、合理的教学方法或教育学等),正式形成“体育课”的基础。这种对武术的政治领导创造出混合了奥林匹克意识形态的“武术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招式动作及其相关表现形式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传统的太极拳谱系中,“师父”的角色以及他对追溯到门派创始人的归属感使他接受这门学科。在体育框架中,国家标准和法规认可这门学科。此外,专业运动员在演练动作时,注重裁判使用的标准——本质上是审美的考量,相反,练传统拳法者注重作战效率。因此根据民间的说法,太极拳的“风格”已经改变。它已经从徒手格斗转向体操或舞蹈:“太极拳变成太极舞,太极操”。

在这本书中,孙建国老师分享了他对传统武氏太极拳的理解。在他看来,武氏太极拳的核心是招式动作的内在能量,外在因素是次要的。本书介绍了武氏太极拳的招式和理论基础。这是他终身致力于这个拳法实践和十年编校的共同成果。

粱定远 (原名:Pierrick Porchet)是日内瓦大学科学学院的博士生,他也是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的研究和教学专员。作者/Author
责编:太极网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之乡”永年广府镇小纪——来自瑞士的武式太极拳传人粱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