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太极拳馆拳友—参赛收获不仅是奖牌 更是精神力量!
明道太极拳馆参加义乌市第三届武林大会总共获得36金25银15铜牌,以下为参赛弟子刘侯华所见所感。义乌市如今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地处长三角经济带西部。四周环山一条义乌江蛇行穿过,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义乌独特的武术之风。在明代义乌人民群涌响应戚继光将军的号召,英勇抗击倭寇,义乌军团成为戚家军里的尖刀军队,听说当时义乌出了一百多个将军,难怪义乌是全国的武术之乡呢,据说岳飞的师傅就是义乌佛堂人,义乌人尚武由来已久,武术底蕴深厚。
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义乌人民用抗倭的勇气和胆略冲锋在前,在这个原本贫瘠的小盆地里创造出世界小商品贸易之都的神话。富裕的义乌豪车处处见,老外越来越多。物质文明建设领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发展滞慢。义乌市体育局和武术协会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继承挖掘民间武术,振兴武术之乡,主办义乌传统武术比赛三次了。今年是第三届武术比赛,我这次作为义乌明道太极拳馆的一员,有幸经历了全部过程。刘国华拳照(右)我看到90岁的老拳师在赛场认真执着,虽然身形佝偻,步幅不再矫健,甚至有些幼稚,但是他们还是那么自信和坚强,我仿佛看到了他躯体之内的那种拼搏坚强的灵魂,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尤为贴切!我看着就不敢想自己若干年之后,是否有这种勇气和坚强,此刻我只有感动,一种悲壮的感动,一种自怜的忧伤。
我承认我是一个脆弱的武术爱好者,我缺乏他们这样的精神。每次我比赛的时候都紧张万分,缺少自信和霸气。当我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表演,可爱的小精灵们用娇嫩的枝芽编制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他们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我,那时候我可能只会玩泥巴捉虫子等幼稚的游戏,根本不懂这些,也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我想他们长大了一定比我们优秀一百倍,因为他们的今天已经比我们那个时候优秀一千倍了,我很幸福,因为我看到了中华名族的未来,看到了传统武术有了更优秀的传承使者。
义乌三校的表演,让我热血沸腾,他们用青春活力表现出来的动作,酣畅淋漓激情荡漾,仿佛昨天我也可以这样,仿佛过了一夜,今天的我就已经没有那种青春活力了,他们今天是我昨天拥有过的,可惜我当时没有好好体会和珍惜,在不经意之间把我的青春和激情挥霍的寥寥无几,无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哎!我虽然没有诗人和作家的文笔,但是天生有诗人的情怀,容易伤感,容易感慨!
再看看我们明道太极拳馆,新做的一面黄底红边双龙戏珠的精美图案的帅旗,上面绣着”陈式正宗,明道太极”,帅旗吸引好多观众的目光,他们投来赞美的眼神,旗手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面旗子出场只不过是我们此次精彩表现的开幕,比赛过程中我们的学员表现抢眼,首先主教练王老师在开幕式上的太极拳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我听到主席台上的市委领导,市体育局领导议论连连夸奖和肯定。
开幕式上我们的太极推手表演震撼全场,馆长特别邀请的四个嘉宾队员,其中两个是广东惠州一武馆教练,另外两个是上海交大传统武术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陈跃塽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四个和我们馆的四个学员实战推手,我是其中一员,我感受到了对方精湛的摔法和灵敏的听劲以及迅若闪电的爆发力,让我对太极拳更加敬仰,更坚定我对它的信仰!
比赛时候我们的四个特邀嘉宾队员,都是王老师早期的学生,他们的太极枪,太极大刀,太极双刀耍的快慢相间,刚柔兼顾,把陈氏太极拳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改大家认为太极拳就是健身用的,都是老头老太太练的这种片面认识,其中让我最佩服的是陈跃塽的比赛套路里面有一个转体三百六十度接跌叉,他是从几岁就开始跟爷爷叔叔们练功的,现在在上海体院学习武术专业,这次传统太极拳套路比赛是四个人一起上场的,和我一起上场的另外三个,也是从小练习的太极高手,我们四个一起上场的,我就听到场边排队等候比赛的其他武馆的同学,低声惊讶的说,哇塞,这一组全部是高手啊!太厉害了!我听到了心里高兴的很,这一分神我有一个动作都没有做好。最后我们这一组4个人并列第二名,金牌是陈跃塽的,我心服口服。此次我有四个参赛项目,其中我们的集体太极剑入选精英赛,最终荣获集体精英优胜奖。我获得得了两金两银。
通过这次比赛,义乌市的人民更了解陈式太极拳的技击实用性,王老师把陈式太极拳从黄河边带到义乌江边,在这里经历近十年的孕育,现在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这次比赛看到义乌本土传统武术也蓬勃房展,90岁的老拳师在子女的陪同下,几岁的顽童在父母的陪同下,积极的参加比赛和表演,这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武术本来的意义,更体现了比赛是武术精神传承的桥梁,也让更多的孩子参入进来了,老中青少四代武术爱好者相互勉励相互礼让携手共进,我们要创建的和谐社会应该就像这样吧!
我们明道太极拳馆斩获了多数奖牌,总共获得36金25银15铜牌,为了比赛我们集训了一个月,老师指导的很用心很仔细,我们的进步也很大,这次我收获了荣誉,更收获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文/刘侯华本站责编:张欢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