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 发表于 2018-6-1 14:57:18

刘朝晖:“仁” 者太极

  但凡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武侠情怀,我也不例外。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时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清晨,在族人的厅堂里,德高望重的太公迈着轻盈的步伐,时而转身,时而冲拳,依稀记得阿婆讲,那叫打太极。
  步入社会,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心中的武侠梦便成了冻眠的青蛙,再也没有了动静。一次偶遇,看到一位长者在广场教拳,拳架舒缓自然,给人一种美的感受。顿时勾起了多年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武侠情怀,我丝毫都没有犹豫,便加入到习练太极的队伍中来。教拳的老师傅和蔼可亲,对待学员就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他仁爱、慈祥的面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就是我现在的师父———方东升老师。
  和师父朝夕相处之后,对太极拳和中国传统文化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师父在教拳时常给我们讲“太极拳乃仁义拳,仁义拳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击我,我退则化之,达到忍让“仁”的境界。”细想来,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一方面通过太极的习练起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师承制是太极文化流芳百世的基本保证。太极拳对习武人的道德要求,向来都是高标准的,师父收徒也一样。由学生转为准弟子,再由准弟子转为入门弟子,需要经过一年多的考验。在确定收徒之前,师父除了对每位入门弟子进行了全面考查外,还要考核弟子对“仁义礼知信,忠孝节勇和”等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理解,并让弟子们结合太极拳的学习,各自写一篇心得体会,我选写了“仁”字。
  “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孔子以“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古代,有子路背米,闵子骞以德报母,齐桓公礼待乡农等仁爱典故。而如今,“仁”已经成了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核心。用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仁”,就是要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就是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爱他人,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常言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广场练完拳后,打扫完练拳场地再离开,不给清洁工添麻烦;田师姐周末去素菜馆义务帮厨;张师弟给练拳学员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师兄弟们有困难,大家施以援助之手帮助解决都是爱他人的真实体现。爱社会更是一种大爱,是“仁”的意义升华,呼唤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人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国民素养!
  爱自己——自尊自立、爱他人——心怀感恩、爱社会——胸存天下,这才是大“仁”。太极文化中对仁的要求亦如此。传承和发扬“仁”的文化,是作为太极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时刻准备着!
作者: 刘朝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朝晖:“仁” 者太极